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减速”意味着什么—代表、委员眼中的“7.5%”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齐中熙、凌军辉、樊曦、于文静)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国民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调整为“7.5%”。

    这是中国政府8年来首次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从8%下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的快慢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稳定。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烈讨论。

    0.5%的微调体现了“稳中求进”总基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把经济增速目标略微调低,适应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对全国来讲我认为是非常理性和正确的。”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说。

    “践行科学发展观,前提是如何来全面正确认识、理解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来取得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简单地追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不能以此来简单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经济增长的要求,从去年的“保增长”调整为“稳增长”。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大有不同。”艾洪德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有经验也有教训,对于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认识也日趋成熟。”

    他分析说,中国政府连续多年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8%,既体现了宏观政策导向的连续性,也体现了党和政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信念和决心。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现实问题的不断变化,各年度8%增长目标的内涵各不相同。

    2012年,中国经济环境面临严峻局面:外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出口增长下滑几成定局;国内,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理应成为政策调控的目标。而综合来看增长目标定在7.5也是较为合理的。”艾洪德说。

    0.5%的微调谋求的是更长远的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就是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发展要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这样才是科学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说,“我们要处理好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

    “主动放缓经济增速,使增速向合理区间回归,有利于稳定物价,为经济转型创造条件,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指出。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增速过快,或过于追求速度,往往造成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经济结构不合理、不协调因素进一步加剧,物价快速上涨。

    中国经济的内需情况和物价水平也是制定增速目标要考虑的。虽然CPI涨幅自去年8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回落,但去年全年5.4%的涨幅仍然超过年度预期目标。当前,物价仍处于高位,2012年中国的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

    “适当调低增速目标,更多的是一种导向,引导地方政府不要过度追求速度,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有空间。”全国政协委员黄海说。

    0.5%的微调未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2011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速锁定在9.2%,给普遍低迷的全球经济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一速度虽然比2010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但仍然处在适度较快的发展区间。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强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

    “现在,我国仍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我们不能放弃必要的发展速度,这是改善民生、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创新能力、推动转型升级必须要营造的氛围。”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指出,现在还是很难判断欧美债务危机还要延续多长时间,中国经济的外需环境可能会面临长期、深刻的调整。对于中国经济的前景,要有信心。

    “中国经济的内需潜力巨大,结构调整的指向明确,宏观调控的经验丰富。只要应对得当,全年的实际经济增速完全可以达到于7.5%的预期目标。”叶青说。

 
 
 相关链接
· 代表委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
· 守住13亿人的"钱袋子"—代表委员热议"国家账本"
· 税制改革六大悬念待解--代表委员的“共同关注”
· 民生事 国之要—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 代表委员议国是 “民生清单”聚焦点
· 代表委员热议:发展文化产业要“多予少取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