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黄鸿翔委员:粮食增产首先要积极保护和培育土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 刘诗平、赵晓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鸿翔8日表示,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耕地质量不高,耕地质量的保育与提高是我国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农民能否增产增收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黄鸿翔说,施肥不当,如长期单施氮肥会导致耕地质量退化,包括结构破坏,土壤酸化,水、肥利用率下降,使我国化肥的有效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黄鸿翔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支撑,当前应尽快改变传统的施肥方法,引导农民通过科学施肥,在稳定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对土壤进行保护和培肥。

    “提高耕地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加使用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黄鸿翔说,这就需要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即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肥料,依据测土结果对作物进行根部施肥和叶面施肥,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和减轻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黄鸿翔说,采取叶面施肥的方法,可适当减少土壤施肥量,减少肥料的吸收和运输过程,减少肥料浪费损失,能有效减少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和土壤中残余矿物质的污染,是一举两得的有效施肥技术。

 
 
 相关链接
· 吴翠云: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确保粮食安全
· “八连增”后,粮食无忧?——聚焦中国粮食安全
· 山东省粮食会议提出努力实现粮食连续十年增产
· 山色朝晴翠染衣:江西粮食系统连续六年赢利综述
· 财政部通知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
· 粮食局在广东召开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