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专题
 
陈云英: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照顾、保护好儿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陈键兴 颜昊)“我们不能容忍社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整个社会要认识到,对国家的任何一个儿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照顾、保护好他。”

    台籍代表陈云英所说的“这样的事情”,指的是去年11月贵州毕节5名男孩在街头垃圾箱内死亡的事件,今年1月河南兰考一所民办收养场发生火灾造成多名孩童死亡的事件,还有几天前吉林一名盗车嫌疑人将两个月大的婴儿掐死的案件。

    陈云英现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学和特殊教育研究,她的丈夫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

    参加两会期间,陈云英还在利用休息时间为《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她说,希望这个条例今年能颁布并督促落实,“因为孩子们拖不起”。

    这位教育学家在思考下一步的目标:“我们提了十多年了,希望能尽快制定‘特殊教育条例’。”

    她告诉记者,自己专业涉及的发展障碍儿童例如患有孤独症、注意力缺陷、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等儿童,并不完全包括在六类残疾人认定中,因此需要针对特殊教育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她进而提出超越了特殊教育的“全纳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是教育的最现代版,是指每个人都有接受特殊教育的权力,当他的教育接受得不好时,特殊教育就要跟上。”陈云英解释说。

    “我们看见有各种各样处于危机中的儿童,例如流浪儿童、留守儿童就不是普通儿童,他们身边没有父母,需要特殊的关怀、特殊的教育、特殊的帮助、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拨款。”

    陈云英说,中国教育的全面现代化一定要进入全纳教育时代,那是教育公平所追求的。

    她说,处境不利的儿童不能接受教育,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无法想象他怎么会有乐观的人生。这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社会不可以逃避责任,否则后患无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来了,其中的教育应该有怎样的一个蓝图?我想就是我描述的全纳教育愿景。”陈云英说,“我们学术界可能容易理想化,有人觉得我们很较劲,但社会发展需要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要进步,要满足,但又不能太满足。”

    陈云英对国家在特殊教育领域加大投入感到欣慰,也希望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她认为,关心特殊儿童乃至特殊人群,需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陈云英说:“建设和谐社会,我们的社区应该提倡邻居互助。我们中国工业化速度发展得很快,但不能忘记中国人是敦亲睦邻的民族,我们的根性是非常好的。”

    “现在,很多人不缺一点吃,不缺一点穿,但是缺一点真诚的爱,缺一点信任。当你不能信任别人,就不能去爱别人,你不能爱别人,就没有人爱我们。”她说,“爱就像花一样枯萎掉了,我们的心灵如果枯萎掉了,即使物质再丰富,也不会快乐。”

 
 
 相关链接
· 郭玉芬:医疗保险“三保合一”才能体现就医公平
· 周祖翼委员:不可忽视海洋科研力量的整合
· 周联清:平潭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望上半年发布
· 谢子龙:从人文关怀出发对"失独者"开展专项安抚
· 刘益春代表:从人财两方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代表委员热议农村电子商务:可让农民就地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