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必然选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6-09 10:32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14年6月9日10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吕文斌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解读《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主持人]从您说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也能体会到,有些问题是很深层次的,想要改变的话确实要下很大的工夫。困难这么多,我们还是要不遗余力的去推进,逐渐破解。所以网友也很关心,现在资源环境的基本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吕文斌]推进节能减排是我国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也付出了很高的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历史阶段,随着城镇化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将保持刚性增长。如何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使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土矿、铜、耕地、淡水等战略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17%、11%、17%、43%、28%,即使是我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7%,整体上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耕地接近18亿亩红线,全国2/3城市缺水。

    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前不久,环境保护部刚刚发布了环境状况的报告。从大气来说,2013年全国74个城市中有71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60.5%,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仅为37.5%,雾霾天气呈现频发性、全国性态势,越来越严重。从水来看,2013年10大流域中劣五类水质比例占9.0%,地下水超采严重,饮用水安全堪忧。从土地来看,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三是生态系统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全国近80%以上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沙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8%。矿产开发、乱砍滥伐等造成的生态破坏十分严重。

    环境和生态问题,实质上也是资源问题,大部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使用造成的。所以说,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实践证明,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必然选择。只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才能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污染排放和环境损害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确保实现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生态文明。

责任编辑: 胡国香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