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纲要》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7月23日15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冯中圣作客中国政府网,解读《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在发布的这份社会信用体系规划纲要框定了一个年限,就是从2014到2020,展望2020年,信用体系建设将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给我们畅想一下。 [冯中圣]到2020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达到五个方面的总体目标。第一,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第二,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第三,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第四,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第五,建立健全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能够全面发挥作用。 主要是通过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使得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