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上网公布。《工作方案》确立了2015年和2018年阶段性目标,包括提高乳粉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水平,培育具有自主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加快实现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定了对下一步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原则,简化审批手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4年7月31日10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解读《工作方案》,并与网民在线交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乳业是否存在着产能过剩?目前的集中度怎么样?推动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有什么好处? [高伏]产能过剩问题应该说也是一个社会比较关注和敏感的问题,现在在新的发展时期,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确实我们有一些产业出现了相对过剩,当然,过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规律和表现。作为乳制品行业,因为现在媒体谈的这个问题已经超出婴幼儿乳粉了,是乳品行业,范畴比婴幼儿乳粉要更大一些。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的乳制品行业总体不过剩,但是有结构性过剩的一些表现,就是从它的产业结构合理性上是有一些过剩的表现,包括前面提到的高端、低端,或者是不同品种、新产品满足消费结构升级这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 有一个情况跟大家可以通报一下,作为咱们的中国乳制品消费来讲,目前我们国家的乳品消费水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所以应该说这个市场的潜力还很大。前一段国务院发布的中国营养健康规划里面提出,到2020年,乳制品这个食品的营养消费目标要做到人均36公斤,就是72斤,目前我们大概是在25公斤左右。所以这个潜力还是很大的,既然市场有这么大的需求,那么产能过剩就要打个问号,产能是个怎么适应市场的问题,怎么调结构的问题。就拿婴幼儿乳粉来说吧,这几年的进口量增速都是在30%以上,所以说这个市场空间应该说还是很大的,关键是自身怎么发展、怎么适合消费者,适合市场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