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地震发生后,水库蓄水与地震的关系引发了关注。今天,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回应说,大型水利设施蓄水之后,在库区可能会发生规模在3、4级的小地震事件。但不能认为大地震和水库蓄水之间有着紧密的直接联系。 潘怀文今天下午在中国政府网对云南鲁甸地震情况进行解析。他表示,大型水利设施的兴建、水库的蓄水,会改变一个地区的地应力水平。库区的地应力增加,水在断层之间渗透,减小了摩擦,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地震,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从历史资料来看,最大的一次和水库蓄水直接相关的地震事件记录,发生在广东河源的新丰江水库。在水库兴建之前,当地没有太多地震记录,但是水库蓄水之后,1962年发生了6.1级地震,这被业界公认为是一次和水库蓄水相关的地震事件,这也是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 潘怀文说,从目前观测和研究情况来看,不能认定大地震和水库蓄水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直接联系。一个巨大地震事件的发生,必然是和地质的天然构造相关,蓄水因素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用一个形象地比喻来说,有点类似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效应。” 这意味着,如果某地区本身具备发生重大地震的构造条件,其能量已经历了千百年的积累,再有水库蓄水作为诱发条件,可能就会发生“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效应,但并不能说骆驼就是因为加上去的最后这根稻草给压死的。 怎样看待西南地区梯级电站和重大水利设施的建设? 潘怀文表示,西南地区地震多发,水利设施兴建必须考虑地震的因素。重大水利设施,特别是坝址的选择,要经历一个非常慎重的过程,选择比较稳定的地质构造,避开可能的活动断层。现有水利设施的兴建,在设计之初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大坝本身也有比较严格的抗震设计。水库蓄水之后可能会在库区诱发一些比较小的地震,但是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他还表示,要依靠水利和多部门的专家,对水利设施的兴建进行综合评估,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记者 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