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16时30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引发国人关注,国家共投入22亿元应急救灾资金。鲁甸地震为何造成人员伤亡数猛增?经济财产损失为何如此之大?灾区目前情况如何?民众生活是否能得到基本保障?救援官兵和志愿者的救助工作进展如何?22亿应急救灾资金如何发放?8月8日,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胡晓春作客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回答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 [主持人]这次鲁甸地震造成灾区大量房屋倒塌,山体滑坡、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频发多发,人员伤亡多、救援难度大。就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而言,您认为今后还需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胡晓春]五要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鲁甸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持,许多志愿组织和人员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当前地震灾区仍处于紧急救援阶段,且交通、通信、住宿条件不便,加之余震不断,如大量人员前往,不仅自身安全难以保障,也给当地救灾工作带来新的困难。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民政部也专门发布公告,建议非专业救援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现阶段不要自行前往灾区。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减灾救灾志愿服务是我们一贯倡导和积极鼓励的,但需要根据灾区需求和实际情况,在政府引导下有序开展。我们建议在应急救援阶段,以专业的救援力量为主;在过渡期和恢复重建阶段,社会组织可根据灾区的需求和自身工作特点有序进入。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服务平台,指导地方加强救灾捐赠导向机制建设,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志愿服务有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