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国务院已经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一系列简政放权的举措持续发力,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这是国务院不断简政放权的一个缩影。在民政领域简政放权工作进行的如何?继7月31日取消社会团体会费标准备案后是否有新的动作?民政部简政放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将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2014年9月24日10时,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作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非常高兴您能够作客中国政府网,谢谢。我们听到简政放权我想很多人非常关注,特别是对民政部简政放权的工作也是非常关注。具体民政部下放取消了哪些行政审批事项呢? [顾朝曦]民政部门这些年经过几轮的简政放权,到2013年年初,我们手上还有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共是12项,这12项去年年底之前我们又放了1项。今年我们做好了方案,经过充分论证之后行政许可上面准备再放两项,非行政许可方面也准备放两项,另外还有一项是内部调整的事情,这样加起来我们差不多有50%的内容要调整。 2013年当中,我们改革、放权的主要是一个大项三个子项。一个大项主要是指的法律规定自批准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资格的社团及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备案。三个子项就是指全国性社团的代表机构、分支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这三个事项。 2014年我们还要调整一些行政审批事项。其中要取消两个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一个是全国性社团的筹备审批,全国性社团成立前筹备时就要审批,同意不同意你筹备;另一个是假肢矫形器制作师执业资格人员的资格注册。还要取消两个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其中一个是涉及到社会福利基金资助项目的审批;另一个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还有一个事项是将烈士评定事项改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这样总共加起来就有6项,总数一共12项,如果这些方案都能落实的话,到年底之前就是简政放权了一半。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两项内容是把以前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成了后置审批。一个是养老机构的设立许可,一个是假肢矫形器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我们以前需要事先许可,现在都改成是事后审批,“先照后证”。所以改革的内容还是很丰富,力度还是很大,我们期待着今年的改革目标能够全部兑现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