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罗黎明介绍民族工作三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实施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 记者]大家都知道国家对于边境地区发展采取了很多扶持措施,包括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以及对口援疆援藏等支持政策,请问兴边富民行动在推进边境地区发展中起的主导作用是什么?下一步对于兴边富民行动以及三大规划有什么样的打算? [罗黎明]我简要地回答这个问题。兴边富民行动是1999年由国家民委倡议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大概经历了几个阶段:试点探索、重点推进到全面铺开这几个阶段,也就是说在试点的基础上,在重点推进经验的总结上,我们把兴边富民在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 谈到它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政策导向作用。兴边富民行动的范围主要是针对边境地区的136个边境县,还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政策导向作用是明显的。由于兴边富民行动的开展,全社会加深了对边境地区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边境地区支持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对各地、各部门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边境地区的发展问题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地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扶持力度,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边境地区发展问题的良好氛围。 第二是资金引导作用。我们每年用于兴边富民的补助资金数量是有限的,但这些资金吸引和带动了大量其他的资金投向边境地区。也就是说,把边境地区的补助资金作为一个杠杆作用来撬动其他资金投入到边境地区。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连续三次开展边境基础设施大会战,“十二五”投入资金累计达到53亿元,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强力推行兴边富民行动。再比如说,云南省将兴边富民行动作为边境建设的统领,以兴办富民的工程为边境地区实施了十大工程、十项保障,“十二五”期间它规划投入800多亿,这是资金的引导作用。 第三是项目示范作用。兴边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中央和边境省区在边境地区实施了一大批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的项目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强力推行了边境地区的农村改善和民族团结,起到了比较强的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