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提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今后一个时期旅游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什么?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顶层设计有何重大意义?带薪年假如何进一步落实?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之际,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彭福伟和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作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网友关注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国家现在国内的旅游人次在不断攀升,旅游产品的供给总体来说已经显得有所不足。我们也想知道在丰富旅游产品、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考虑? [彭福伟]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凭借,旅游设施的好坏也是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十五”以来,在政府投资引导下,我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旅游接待能力迅速提高,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随着旅游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加凸显。 因此,《意见》提出,要加强景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应急救援、游客信息服务以及垃圾污水处理、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围绕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线路,进一步完善游客咨询、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力量开发建设一批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科普教育功能完善、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精品景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 《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中央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旅游等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