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外汇储备变化非实际损失 汇率波动不必过度解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23 10:52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10月23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介绍2014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等,并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 记者]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9万亿美元,较今年二季度末下降了约1000亿美元,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看待外汇储备的下降?谢谢。

    [管涛]我们也注意到,人民银行刚刚公布的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比6月末下降约1000亿美元。根据我们分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元汇率在国际市场上走强引起的汇率折算变化。今年三季度,美元指数上升7.7%。我国外汇储备里面,除了美元资产以外,还有其他一些非美元资产,需要折算成美元对外公布,美元升值就会导致非美元资产在折算成美元时金额减少。但这些折算造成的余额变化只是账面的估值变化,并不是实际的损失,也不会有实际的跨境资金流动。因此,账面的估值变动和实际的损益并不是一回事。而且现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三、四万亿美元,未来国际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可能还会造成外汇储备余额变动,但影响比较有限,主要货币汇率是有涨有跌的,对于这种波动的影响不必过度解读。

    关于第二个问题,怎么看待外汇储备余额的下降,我想讲三点。首先,国家早已明确不追求外汇储备越多越好,今年前三季度外汇储备余额增长放缓,除了国际市场汇率波动的折算因素外,还反映了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我国现在正向这个目标迈进。其次,今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又有新举措,扩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区间,央行也在逐步淡出常态式的外汇市场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自求平衡、外汇储备增长放缓就会变成一种新常态,符合改革的方向。第三,现在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比较大,即便将来由于跨境资金流动的双向波动,外汇储备出现阶段性回调也是可以承受的,这是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一个强有力的基础。以上就是我对外汇储备余额下降的看法,主要想强调的是,大家要用平常心看待外汇储备余额的波动。

责任编辑: 司徒宇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