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苏军:下一步希望把媒体的公益普法工作做得更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1-05 14:00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介绍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张苏军]四中全会对法治宣传教育应该说是高度重视,给予了重要的论述,特别是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作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的要求,特别是对法治宣传教育的新要求。大家知道法治宣传教育我们国家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举措,从1983年开始,我们搞十法一条例的普及开始,到现在为止连续进行了六个五年普法,完成了五个五年普法,第六个正在进行之中,开展众多的各种各样的跟法治有关的活动,使得人民群众法律的知识进一步增加,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加。

    四中全会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说把法治宣传教育的治从“制”改为“治”,这就要求我们法治宣传教育要继续在过去几十年加强法律条文的宣传,加强法律知识的传播以外,还要更加注重法律的实施、法律的执行,对各种法律的活动予以关注。更加注重培养对法律精神的崇尚,对法律实践活动的参与。同时,我们也要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更进一步突出对重点人群特别是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这两方面四中全会都有过硬的要求,比如说宪法宣誓制度,任职之前要进行法律知识考试,这都写到《决定》去了,尽管我们以往也有过这样的实践,但是都是地方的、局部的,这回是全面的要求。

    另外,明确提出要把法治教材进中小学生的课堂,要进教材、进大纲。我也注意到,教育部学习四中全会的会议上已经把这个作为重要的任务。实际上,从五五普法开始,我们就和教育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中小学教育中间,课时确实负担比较重,近几年我们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有关地方都是采取中小学课程、中小学大纲、中小学教学内容只减不增,要减负,我们中小学生确实负担太重,所以这个难度很大,但是这次很明确,要进去。邓小平同志说,法治要从娃娃做起,法治精神的培养,有很多属于养成性质,比如说遵守交通法规,这个从小就要养成守规矩的意识,过了这个年龄段可能效果就不见得好了。所以我们觉得,进了教材,有利于中小学生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养成教育,很重要的。其他内容可以减,要有减有增,这个是很重要的举措。以往中小学也开展了很多活动,比如法律知识活动、法律竞赛活动、模拟法庭进中小学等等,但是这都是课外活动,都是辅助教材,这次是明确要进大纲、进课时、进课堂。

    同时,还要推广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还要建立媒体的公益普法制度。实际上我们在座很多新闻界的朋友,你们所在的媒体花了很多时间、花了很多的篇幅,来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开场白时我也感谢过了,你们对法治宣传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要求协调有关媒体落实媒体的普法责任,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互联网、手机媒体的法治宣传教育作用,推动媒体在其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制作刊播普法公益项目,向社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下一步我们共同努力,把媒体的公益普法工作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 刘笑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