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资金支持、财税优惠、创业基地建设、促进企业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发挥哪些积极作用?它们在发展中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国家的十大措施将如何助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怎样落地生效?2014年12月2日10时,工商总局个企司副司长张霞和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陈新作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大家也反映近年来支持扶持小微企业的措施已经不少了,但是正如刚才司长所提到的,由于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影响了实施的效果,那么怎么样来解决“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呢? [张霞]对于这个问题,说实在的,因为52号文是在这几年有了很多政策贯彻实施的基础上来制定的,所以对这些问题还是有针对性的规定。因为这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也反复要求,我们制定的政策也不少,而且也很好,但关键就是落实,“最后一公里”一定要打通,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所以我们在制定52号文的过程中一直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之一。也就是刚才陈主任介绍的感觉它的操作性比较强,规定的一些政策措施对此也有一些具体的体现。比如说在文件中就对各地区、各部门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把有关的政策明确细化了,对有关政策实施的流程和程序优化和简化。 二是文件中第九条就提到要建立支持小微企业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和建立小微企业名录,这是为了使企业集中地了解国家各类支持和扶持的优惠政策,同时使政策落实,享受的信息公开、透明,形成对小微企业扶持的长效机制,同时也能避免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存在的一些道德风险。52号文件规定由工商部门牵头,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汇集各部门的有关信息,建立小微企业名录,集中公开各类扶持政策,同时把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的情况动态地予以公示,便于政策的实施和监督。 三是针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文件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实施应用政策。比如刚才提到的第五条,利用财政补贴引导各类投资基金投资小企业,这种投资基金本来是完全市场化的手段,但是我们把政府支持小微企业的财政资金与其结合,通过它放大政府资金的效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同时它又是很符合市场选择的要求。 另外又比如说加大政府的购买力度方面,在第十条就提出要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免费公共服务,就是通过我们的公共服务平台,对政府不便做也做得不太好的,比如刚才说到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涉及的政策方方面面,都由政府去做有的时候确实是不现实,别说是政府不想做,而是不一定做得好。所以一部分工作就要交给市场来做,让市场帮着我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四是对新创设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开展跟踪监测。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就开展了对改革后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跟踪调查,这是国务院交代的一个任务。反映改革后新创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成长状况,定期地向国务院报告有关信息,这也将很好地促进有关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