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美两国领导人正式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了两国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至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同时,双方还确定了在低碳、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项目。中美减排目标的宣布,对全球减排有何示范作用?《联合声明》有怎样的重要意义?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要如何实现?2014年12月5日10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副巡视员孙桢作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发布?为什么会选择与美国来联合发布? [孙桢]首先第一个背景就是说国际社会要在2015年达成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新的协议,为此要求各国在2015年第一季度或者更早的时候宣布自己国家在2020年以后,在气候变化方面要做出什么贡献,等于各国都要宣布这个事情,因为《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也是宣布各自2020年后的减排贡献。第二个就是从我们国内自身来看也还要有一个治理雾霾、能源革命方面的背景,所以也需要对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的长远发展有一个目标。第三个为什么是中美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发表声明,也是因为中美两国的合作一直强调发展务实的合作,而气候变化也正是开展务实合作的一个领域,所以今年双方就此进行了沟通,确定要在合适的时候发表这样一个联合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