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2月14日开始对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出席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在塞尔维亚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并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李克强总理第二站到达塞尔维亚,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收获哪些成果?中方将如何促进中东欧地区的发展?2014年12月19日14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于军作客中国政府网,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首先我们再来定位一下塞尔维亚,塞内加尔在中国与中东欧的关系和地位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在第二站选择塞尔维亚? [于军]这个国家在中东欧国家来说与我们的关系很突出,我刚才听到主持人开场白的介绍给我介绍这几个图片,其中有一场活动就是为这个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两国总理剪彩,我挺振奋的,昨天中央电视台六频道重放了老电影《桥》,一下子把我的思绪又往前拉了很多。其实刚才主持人跟我介绍背景的时候还提到昨天上桥的人数多达两万人,我一下子就想起来上一次在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上能上那么多人的,也是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贝尔格莱德市民自发地走上桥。这三个桥,原来电影上是修理桥,后来要炸掉,要毁坏它那是在保家卫国;第二次北约轰炸的时候市民自发地走上街,用血肉之躯捍卫自己的主权,捍卫自己的家园;这一次这个桥我们是在这里建了一个大桥啊,当时我看到给我的图片上很多的笑脸确实是发自内心的。 不同历史阶段三个桥上的故事完全不一样,尤其是今天这一座桥,像主持人所说的这座桥是地理上的连通,更是心灵上的连通,中方在那个地方之所以很受欢迎和这个是大有关系的,我们做的都是实事。就是说把它作为这次出访的第二站,我觉得首先是双方关系中的一些传统的因素、一个社会的基础,包括战略的对接,这些都是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我想把它作为第二站的访问很大程度上我理解这是一次应该早就有的访问,28年了中国总理又到了这一片土地上,上一次我们总理访问这个地区还是前南地区,南斯拉夫解体以后总理去这个地方还是第一次,28年,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关系的发展一步一步往前走,塞尔维亚是中国可以信赖的朋友这句话后面是有非常深的含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