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2月14日开始对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出席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在塞尔维亚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并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李克强总理第二站到达塞尔维亚,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收获哪些成果?中方将如何促进中东欧地区的发展?2014年12月19日14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于军作客中国政府网,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这让我想起《桥》那个电影里面有一句话好像就是在感叹:真是一座好桥。 [于军]主持人刚才提到《桥》的归纳我突然很深的一个感想就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他的敏感度不是一般的。多说两句,你说从炸桥、护桥、建桥,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从桥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时代国际关系不同的方式,相同的时代也是有不同的方式的。所以中国现在提出来的一些大的理念落实到实处的时候,我相信也只有中国人现在在讲究合作共赢,这个理念绝对是一个对人类的很大的公共产品,是一个大的贡献,西方人是给不了的。现在很多理论和历史经验解释不了现在中外关系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做出来了却解释不出来。 [刘作奎]我补充一下于处长的,我特别赞同他的观点。理论上来说现在这个桥基础设施很多都是欧盟管这个事的,欧盟有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但是欧债危机后欧盟拿不出那么多钱,做不了了,但是对巴尔干国家来说确实需要亟待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只能中国来做,这个桥是完全中国贷款、中国工人修的桥,确实打造了和平共赢的桥梁,这个意义还是挺重大的。这个西方、欧盟甚至他们直接的主人,因为他们将来也要加入欧盟,他们最直接应该负责任的欧盟也没达到这个要求,所以我觉得这个中国确实是做得很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