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2月14日开始对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出席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在塞尔维亚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并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李克强总理第二站到达塞尔维亚,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收获哪些成果?中方将如何促进中东欧地区的发展?2014年12月19日14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于军作客中国政府网,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在刚才两位解读的这几个亮点当中网友也特别关注到中欧陆海快线这个亮点,网友就问到:中国的一路一带怎么和世界相连的?怎么惠及世界的?中国中欧陆海快线是怎么样的布局,以及中欧陆海快线在整个一路一带当中是什么样的地位和位置? [于军]中欧陆海快线把一带一路连接起来,实际上这是一带一路在欧洲、巴尔干地区汇合的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之路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从海上走,这次的作用刚才提出来决定把匈塞铁路延长,现在看来是往南延,走马其顿然后到希腊,希腊有比利埃夫斯港,多年以前咱们在那里有中国的港口码头,我们在这里经营得非常的好。再把这个时间往前挪半年,克强总理访问希腊的时候有一个关于海洋合作的演讲,实际上这样就等于是从希腊有港口然后进入巴尔干地区,再往前走横贯整个中东欧了,往北那么走了,这是比较完美的点在这个地方汇合。我们的一带一路就从这个叫中欧陆海快线,这实际上是一个连接。 [刘作奎]我补充一点,它的意义在哪儿呢?欧盟是我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就必然涉及到货物运输的问题,他们出口到我们,我们出口到他们,这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连接呢?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90%的货物是通过海运的,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改观,通过太平洋经过大西洋运到欧洲,这90%的货物都过分地依靠海洋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马六甲困境在里面,我们不能夸大这个因素但是确实是有。但是这个海运快线修通的意义在哪儿呢?90%之外我们有新的选择路径了,不是从广东港越过漫长的海运线到德国或者阿姆斯特丹,就直接到希腊的这个港口了,就比原来短了7到11天的海运时间,然后在希腊比利埃夫斯港直接运输到中东欧乃至欧洲大陆,成本和时间都节省一大块,这对我们的出口来说是一个很拥有实质意义的举措。另外还有一个北线通过第二欧亚大陆桥的,但是它占的分量是比较小的,只有不到10%的分量,所以将来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海运联线推动中欧贸易进一步发展,所以它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