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与大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和大国外交的主动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2-19 15:14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2月14日开始对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进行正式访问,出席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在塞尔维亚举行的第三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并赴泰国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李克强总理第二站到达塞尔维亚,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收获哪些成果?中方将如何促进中东欧地区的发展?2014年12月19日14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于军作客中国政府网,为您深度解析!

[主持人]刚才我的问题中也提到,就是中国提到的这个一带一路是怎么样来连接世界的,为什么这样讲呢?网友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感觉上大半个世界的国家发生的事情都跟中国的一带一路之间好像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但是在发生这些联系的时候,有的是理解的,有的是合作的,也有的是担心的。那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中国对外关系呢?

[于军]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上个月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讲话,其中有一句提到: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从这个角度我在想刚才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刚才主持人说的让我很振奋的一句话就是大半个世界围绕着中国的这个倡议在跟着走。这就是大国外交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大国外交必须有主动性,没有主动性谈何大国外交呢?跟着别人跑没有倡议、没有话语权,连议题设置的权力都没有更不要说其他的了。而这两三年或者说最近这几年来,对中国外交的评价积极面和肯定面是越来越多。我有一个感受,这次看完习近平同志在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八大以来,对于中国的对外关系,对于中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对外的布局是从理念到谋略、到布局调整、手段等几个方面都做了很深的大工作了。到今年年底应该说是已经完成了,克强总理的这次访问实际上是今年外交的收官之作同时也是今年外交大布局的收官之作。

提到这一点我就想回到刚才说的一路一带怎么样和世界联系相通,一路一带和世界的联系相通,这么多国家跟着中国的倡议走就是因为一路一带。一路一带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提出来大周边地区的一个互联互通,现在的互联互通比最初大家的理解要丰满了很多,不仅有两个横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关注一下我们还有几条纵向的,蒙中、印、缅等几个横的、纵的都是清楚的图,不仅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中欧要做成大的经济体,同时面对着西亚、太平洋地区,亚太这个地区这是一个大周边的概念,尤其这不仅仅停留在理念和畅想上,中国还有更进一步的金融合作,各式各样的金融合作,包括丝路基金等等,血脉、经络全有了,要把它做得更好,那么这个地区的互联互通就不仅仅是交通、货物、人员流通的本身了,这个互联互通尤其我看到主持人上来跟我们提到的关注克强总理欧洲之行叫做互通之行。通一个是地缘上交通要通,第二个很关键的是政策要通、战略要通,所以战略和政策不通其他的通就会很有问题;三是人心要通。实际上涉及到几个层面,道路要通比如桥梁、交通这是器物层面的;等到战略和政策相通的时候就涉及到利益和规则;人心相通涉及到国际关系中要求很高的层次,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真正的大的好的国家关系,必须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及理念上的因素。把一路一带今天在欧洲的这种状况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来考虑的话就比较清楚了。

责任编辑: 向思敏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