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在全国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路安全设施标准是怎样制定的,由谁监督执行?现有公路安全隐患如何排查和调整?相关建设资金有哪几个来源,如何切实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并确保规范使用?各种交通违法行为能否得到有效纠正?2014年12月24日10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二司副司长赵瑞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刘钊、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作客中国政府网,解读《意见》。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我们可以看到《意见》当中以农村公路为重心,网友们很关心,这主要是考虑什么呢? [刘钊]意见强调要紧紧抓住农村工作这一工作重心,是因为我国当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有这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发生在农村道路上的事故是逐年上升的,到2014年农村道路上发生事故占的比例占到全国交通事故发生总量的接近一半。另外发生在农村公路上的重特大事故多发、高发,从统计来看,2006年到2012年,全国发生了200多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交通事故,我们的标准是重大交通事故是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发生在农村公路上的就高达60多起,也就是40%左右的比例了,所以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的农村公路较大事故也是集中多发,这与我们国家西部地区道路路况也有很大的关系。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成因还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既有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淡泊,农村交通工具相对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工具性能差得很远。另外农村地区严重缺乏交通管理的力量,整个道路安全交通工作的基础也很薄弱,无论是基层的党组织管理力量、政府管理力量还是警察的管理力量都是非常薄弱的。 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村公路的技术状况总体上是偏低的,安全设施不完善。大家也都知道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公路建设非常快,村村通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出行问题,确实惠及了亿万农民群众。2003年到2013年10年的时间,我们国家新改建农村公路达到300多万公里,截至2013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通车公里达到378.5万,所以我国农村公路占我国公路通车里程的85%以上,总规模是非常大的,这也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也日益成为影响我们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重大的一个因素。 在这样一个总规模的情况下,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还是偏低的,该摸底讲规模大、通车里程长,占我们国家公路通车里程的85%以上,但是技术等级又比较低,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四级和等外路占到农村公路里程的80%以上,此外农村公路受资金制约的影响,安全设施投入不足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