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做好新形势下的爱国卫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意见》指出,做好新时期的爱国卫生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当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改善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达成怎样的目标?又将在哪些领域重点开展工作?如何进一步提高对爱国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015年1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全国爱卫办)副局长张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李玲和复旦大学教授傅华作客中国政府网,解读《意见》,并与网友在线交流。 [网友 aw6758]爱国卫生运动本身是一项政府发动的全民工作,需要各部门和广大群众去参与,但是目前却把管理挂靠在卫生局,在发动上爱卫部门心有余力不足,政府职能部门根本不听卫生局的指挥,建议爱卫办独立或者挂靠县政府办公室。 [李玲]曾经爱国卫生运动有那样的成效,很重要的就是领导力很强,第一任爱卫会主任是周恩来总理,第二任是习仲勋,国务院秘书长。所以是真正的政府职能。新一轮的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我特别赞成应该是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和群众参与。而政府领导特别是一把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意见里明确地方要有规划,要有落实,要有考核。我最希望的就是将来把当地百姓健康的改善、疾病发病率的减少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不以GDP了,那考核什么?健康是最综合的考核指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另外,我们要特别改变卫生领导都是弱势,通过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党对卫生的领导,改善卫生部门是一个弱势部门的局面。 [傅华]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在新时期要加强,首先得在组织机构上,从机构方面,所以我非常赞成这位网友的观点,应该把管理层级继续往上,并且真正起到协调的作用。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还是要好好调研以后怎么把机构的领导力、执行力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