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须与其它四个建设融合完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6-03 13:31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5年6月3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助理张晓玲,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焕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 杨春平]我个人理解,生态文明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目标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点是比较好理解的,这次《意见》中提出“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十八大报告里提的是天蓝、地绿、水净,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二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要有能够支撑我们发展的资源保障系统,以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为核心。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对已经产生的各种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同时,要注重源头预防,还要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修复和建设。这个层面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第一个层面目标能够实现的程度。从国内外的实践看,这个层面的工作往往受到发展阶段、其他工作目标的制约,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就必须要有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三是基础层也是核心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根本上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举措。如果不从因入手,果实现不了。所以说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不跟其他方面的建设融合起来是很难完成目标的。因此我们也能够理解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其他四个建设相融合。

怎么样融合?我个人谈点学习心得。一是经济建设方面,这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的主阵地,《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时,要在各个领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的理念,大幅度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对存量经济进行绿色化改造,增量经济进行绿色化构建。也就是说今后的项目也好、规划也好,都要从源头上有生态文明的设计,推动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通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根本上缓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二是政治建设方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体系,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政绩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因为盲目的、错误的决策导致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害,不管你走到哪儿,都要实行终身的责任追究制度。三是文化建设方面,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的绿色化。同时,也有赖于在座的各位媒体的宣传来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四是社会建设方面,生态文明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要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总之,这是一篇大文章,融合好了,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够取得成功。谢谢!

责任编辑: 王洋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