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5年7月14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吹风会,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介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成果情况和二战中中国贡献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答记者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王建朗]: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中有关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系研究的一些情况。 大家知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在学术研究中自然也是一个热点。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论著问世。其中,关于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抗战通史性著作,都会涉及到这一问题。此外,还有大量的专题著作和学术论文也会涉及到这一问题。 有关这一研究的推荐书目及相关学术活动,请大家参阅印发的背景材料,这里,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有关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系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者认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一、东北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日本是最早形成的一块战争策源地。日本点燃了法西斯对外侵略战争的第一场战火,中国人民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从而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二、 从七七抗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 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展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在长达四年半之久的时期内,中国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 中国此时既是在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实际上也是在为维护其他国家的安全而战。抗日战争的坚持,极大地消耗了日军力量,迫使日本放弃了北进的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并对其实施南进计划起到了牵制、阻滞作用,迫使日本背着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南进。中国的持久抗战,为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准备时间。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场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主力,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仍有110万左右的军队用于中国战场,这一数目超过了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各岛的兵力总和。此外,还有70多万关东军驻守在东北地区。由于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日军无法向太平洋战场转移更多兵力。这就有力地支持盟军在太平洋方面的作战。 尽管中国抗战极为艰难,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局出发,中国派出精锐部队组成远征军出境作战。缅北反攻战是盟军在大陆地区发起的第一次成功的反攻战。 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参与战后秩序的设计与战后国际组织的创建 1.1942年1月,中国与美、英、苏领衔签署26国《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各国将利用全部资源共同对敌。 2.先后与盟国商讨和签署《莫斯科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对战时问题和战后秩序做出安排 3.参与联合国机制的设计,参与《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并为维护弱小民族平等权利做出独特贡献。 4.参与审判战犯、对战败国进行占领改造等战后惩处措施的设计,以剥夺其战争潜力,防止其东山再起。 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很丰富,我简单介绍到这里。 关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中做出的贡献也很多。下面非常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