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成为全球获得顶级国际认证软件企业最多的20个城市之一。据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统计,戴上该“金字招牌”的上海软件企业迄今有7家,约占全球总数的5%。
最新数据还显示,上海市软件业2005年实现经营收入455亿元,是2000年的近10倍;所占全国比重达15.2%,是2000年的近两倍。上海软件业实现连续第5年保持50%以上高增速,软件业占全部信息服务业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两成提高到目前的近五成。
与增速成正比的,是上海软件业国际化程度和企业创新能力迅速增强,软件已成为上海新的外贸出口增长点和高质量的创汇产业。在国家规划布局的重点软件企业中,上海集中了最多的软件出口型企业。相比2000年上海软件出口仅有的0.52亿美元,2005年出口已升至7亿美元,增长13倍,占全国比重也逐年上升至1/5。重要的是,出口形式已由单一承接国外软件外包服务订单,发展到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如“易保”保险业务软件、“亚太”加油管理软件等分别出口欧美和东南亚地区。企业自身也走向世界,盛大、九城等均境外上市成功。上海在软件国际化的脚印里踩出“创新”两字。目前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销售收入比例已升至四成。2005年企业R&D研发经费占经营收入比重首次超过20%,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一些企业甚至瞄准美国公司垄断的“基础软件”领域,如中标软件公司开发的“普华”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成了中国人的“Windows”。在国家重点应用领域还培育出一批知名软件产品。
上海市信息部门预计,上海软件产值在“十一五”期末还将翻一番,达到10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将持续创新、继续做强,各家产值都将超过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