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记者江国成、王希)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日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随着国民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发展,我国物流运行保持加快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
据介绍,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由去年上半年的2.9,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3.2,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继续增大,配送、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业务增势突出。目前物流供需基本平衡,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基本能够满足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的增长最为突出:上半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9.8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88.1%,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成为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进口物流总额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9%,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分别增长14.3%、17.5%和11.5%。
今年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完成750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9541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继续有所下降,由去年同期的18.4%,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8.3 %,缩小0.1个百分点。
从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构成看,上半年运输费用为10757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5.1%,比一季度降低了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降低0.4个百分点。
发展改革委表示,运输费用增长加快,一方面是由于今年以来货运价格普遍上扬,另一方面全社会货运量增长明显,显示出物流对经济的保障程度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