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2月15日专电(记者马姝瑞)记者从安徽省金融、财政等部门获悉,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省财政厅和该省劳动保障厅联合出台小额担保贷款新政策,逐步降低反担保门槛,使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可享受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图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根据安徽省相关规定,今后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范围将包括持有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及回乡创业农民工。此类借款人从事个体经营或赴境外就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即可向创业项目所在地的小额贷款担保经办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此举一改以往“申请小额贷款必须在户口所在地”的规定,强化了“哪儿创业哪儿申请贷款”。
对于反担保的相关政策,安徽省规定,创业人员或其亲友的房屋、汽车、机器设备、大件耐用消费品或有价证券,经社区和担保机构共同评估认可后,均可作为抵(质)押品。第三人反担保的对象也扩大到了经营良好、收入稳定的各类企业员工、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同时也可以产权、股权、应收账款、商标、专利等动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反担保。
安徽省相关部门还表示,经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被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及签订劳动合同符合享受财政贴息政策的,也可以提供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贷款额度最高限额达200万元,还可同时享受财政贴息政策。此外,如果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已申请了商业贷款,之后才发现自己符合贴息要求,仍然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仍能享受贷款贴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