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 行业信息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十八次部长级会议举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12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12月12日电(记者韩洁、翁晔)12日在广西南宁闭幕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十八次部长级会议取得多项积极务实成果,会议通过了部长联合声明,签署了《关于成立区域电力协调中心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决定成立大湄公河次区域铁路联盟,并承诺加快建立次区域知识平台,推动交通走廊向经济走廊转变,开启了该机制迈向新十年的大幕。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发起成立,其成员国包括澜沧江—湄公河沿岸的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其中中国云南和广西两省区政府参与具体合作工作。

    今年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20周年,也是第三个十年的开局之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会上充分肯定了20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指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加强合作,进一步挖掘次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创造内部需求,提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

    谢旭人建议,当前应继续坚持务实合作,推动成员国稳增长、促发展。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推动经济走廊及其沿线城镇化和工业化,全面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此区域经济增长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他强调,要不断创新合作机制,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创新合作领域和融资模式,促进知识交流与分享;加强与其他亚洲区域合作机制的协作,更好地服务于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东盟共同体建设等机制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此次会议以“新起点,新发展:巩固20年合作成果,提升未来合作水平”为主题,是2011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第四次领导人会议通过大湄公河次区域新十年战略后召开的首次部长级会议。

    据介绍,此次会议在区域合作的制度性安排方面迈出新步伐,签署了关于成立区域电力协调中心的备忘录并决定成立大湄公河次区域铁路联盟;此外还就制定区域投资框架的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为提升区域合作能力建设,会议批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人力资源战略框架及行动计划(2013-2017年)》,明确进一步加快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知识平台;审议通过了《实施降低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流动人口感染艾滋病风险备忘录的行动计划》以及交通与贸易便利化的相关成果文件。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已成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与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共动员了超过150亿美元投入次区域交通、能源、信息通信、农业、环境、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的合作项目。

    财政部部长助理郑晓松在会上表示,中方将与各方一道继续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深入开展,并将为编制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展跨境传染病防控、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机构能力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