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招,贫困地区将有更多的农村娃考取重点高校。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今年将进一步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名校录取农村学生的人数预计比去年增加10%以上。 据教育部介绍,今年将继续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今年专项计划招生规模比去年增加两万人,达到5万名。这一计划将由本科一批中的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学校承担。部分在京高校将承担这一招生计划。 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等10省区。高招时采取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等特殊录取政策。今年起,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可自行决定入学时是否迁转户口,在校期间也可申请调整专业。 教育部今年还将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要专门安排不少于学校本科规模2%的名额,参照自主选拔录取办法,主要选拔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县及县以下中学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原则上,符合当年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报名条件、高中阶段具有上述中学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具有农村户籍且家庭在农村的学生均可报考。此外,还将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近几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京名校招生逐年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倾斜力度。有考生和家长担心,这些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专项招生计划会不会被人钻空子,产生 “高考移民”?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严格考生户籍、学籍、就读地区等报考资格审核,严格考核录取管理,加强招生信息公开,健全省、县、中学和高校多级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记者 方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