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文庆发言说,鼓励科技创新应当建立政策保障体制,营造科研人员静心从事研究工作的氛围,加快具有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转化。 新华社记者 崔峰 摄

    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清辉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技术创新需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增加研发经费比例,但指标没有约束性,建议加以改进。 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  

    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蔡自兴在讨论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需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坚持科学发展观,找到更好的培养人才的方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新华社记者 崔峰 摄

    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林楷发言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自主创新目标和措施让工作在创新一线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建议政府出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引导和扶持。 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段镇基在发言中提出,我国的产品还存在质量不过硬、研发步伐慢等问题,应当加大对产品质量的检验力度,借鉴国外品牌的创新经验,培养自己的民族品牌。 新华社记者 崔峰 摄

    全国政协委员尹明善发言指出,中国企业间的价格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万般产品无俏货,中国产品用秤称”的局面。纵然企业做大了,但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自主创新,用于树自主品牌,也不可能将企业做强。他认为中国企业应尽快转变“物美价廉”的增长方式,选择走“优质优价”之路。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国政协委员程津培发言说,建议国家制定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产学研联盟,重视对企业科研队伍的支持和培养,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无锡威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良飞说,建议国家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加大投入和扶持,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新华社记者 樊如钧 摄

    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刘玉岭认为,针对目前科技界存在的浮躁现象,应当从实行工资和科研经费分开、建立科研成果鉴定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解决。 新华社记者 崔峰 摄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晶认为,我国在这个阶段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大环境的改善,更多的企业会走上技术创新之路,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相关链接
· 政协委员:遏制电信乱收费 政府部门要大力作为
· “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失地农民建言征地制度改革
· 吴以岭委员:在各个层面为中医药发展创造条件
· 杨祥波委员: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推进户籍改革
· 提案办理协商会:委员与部委负责人共话新农村
· 2005年财政支持“三农”力度大 政策实 措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