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外援60年:对外援助之花在国际合作中绽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坦赞铁路——中国对外援助史上永远的丰碑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7月18日电(记者郭春菊)许多中国人最早知道遥远非洲大陆的坦桑尼亚,是从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开始的。这条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的铁路,是中国人民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两国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支援南部非洲解放的紧要关头,伸出援助之手铸就的一条发展之路。它自1976年7月全线建成后,就成为坦赞经济发展的命脉,树立了中非人民友谊的丰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坦赞两国多次向西方国家提出援建坦赞铁路的要求,却屡遭拒绝。当时,中国自身经济也亟待发展,但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国老一代领导人毅然决定克服自身面临的困难,拿出巨资援建坦赞铁路。

    提起中国的援助,坦桑尼亚上上下下都心怀感激。从总统基奎特到总理平达,再到计划和财政部长姆库洛、工业和贸易部长纳古及基础设施发展部长卡万布瓦,坦桑尼亚政府官员无一不表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的援助让坦桑尼亚受益匪浅,从最早的坦赞铁路到目前的信息通信技术项目,中国公司为坦桑尼亚基础设施发展做出了贡献。坦桑尼亚重视并感谢中国的无私援助。

    许多坦桑尼亚普通百姓也都知道坦赞铁路是中国人援建的。在达累斯萨拉姆西郊距离市中心24公里的中国专家公墓里,长眠着57位在援建坦赞铁路中牺牲的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

    在6月28日至7月8日举行的第34届达累斯萨拉姆国际贸易展上,坦赞铁路管理局专门设立展馆,现场展出毛泽东、坦桑尼亚已故总统尼雷尔和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这三位坦赞铁路倡议人的照片。

    坦赞铁路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展旨在向公众表明近40年前由中国援建的这条铁路仍对发展地区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更多人了解坦赞铁路。展出也吸引了很多坦桑尼亚人带着孩子前来参观。

    坦赞铁路管理局局长、赞比亚人莱瓦尼卡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东非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坦赞两国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坦赞铁路目前所拥有的设备难以满足运输市场的需求,需要吸引投资、提高运力、扩大盈利。

    而中坦传统友谊为中国公司和中国投资者在坦桑尼亚经营奠定了深厚基础,为他们在坦桑尼亚拓展市场营造了有利氛围。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刘昕生表示,中国政府对坦桑尼亚和其他非洲国家提供的援助不仅帮助非洲国家加快实现了民族独立解放,也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被坦桑尼亚人称为“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

    刘昕生介绍说,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对坦援助项目达100多个,包括坦赞铁路、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和坦中友谊纺织有限公司等。这些项目的建成和实施对于提高坦桑尼亚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有重要作用。中国援助极大加强了中坦两国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这种“尽中国之所能、急非洲人民之所急、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还将继续实施下去。

    据中国驻坦桑尼亚经济商务代表赵中秋介绍,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援助项目涉及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目前按照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及去年11月在埃及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精神,相关项目在坦桑尼亚正得到逐步实施。这些项目建成后都将造福坦桑尼亚人民。

    中、坦、赞三国工人一起劳动(资料照片)。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在与尼雷尔总统会谈时表示:中国政府同意帮助修建一条由坦桑尼亚到赞比亚的铁路。1967年9月5日,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三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在修建坦赞铁路过程中,中国共有60余人长眠在了坦赞大地上。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坦赞铁路于1975年10月试办运营,1976年5月完成了全线工程收尾和设备安装配套等工作。“钢铁斑马”终于驰骋在千里莽原上。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坦赞铁路是“我们与中国友谊和团结的纪念碑。”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的卡皮里姆博希,与赞比亚原有铁路接轨,全长1860.5公里,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大干线,极大地改善了坦、赞两国的交通运输状况。新华社发

专访:坦赞铁路将持续为赞比亚经济注入活力

    新华社卢萨卡7月18日电(记者海明威 穆东)坦赞铁路的建成使赞比亚这个南部非洲内陆国家有了出海通道,在历史上为这个非洲第一大产铜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经营困难、设施老化严重,但坦赞铁路局赞比亚区域(代)总经理、坦赞铁路总土木工程师西农格·马西利索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认为,通过近期实行的大规模铁路运输设施维修计划,这条大动脉一定会继续为赞比亚乃至整个南部非洲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马西利索透露,目前该局正着手实行一项大规模机车和货车车厢维修计划,以期增加坦赞铁路的货运能力,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坦赞铁路2010年发展目标,即“通过货物运输使坦赞铁路迎来转折点”。

    马西利索介绍说,客户在比较铁路与公路运输的成本和效率后,还是更倾向于使用通往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坦赞铁路来实现货物进出海。“目前,赞比亚许多客户已向我们表示,他们将把坦赞铁路作为进出口货物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我们相信这条铁路的未来将更加美好,能为赞比亚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但据介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坦赞铁路由于管理不善,出现经营和融资困难,设施严重老化,导致铁路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目前,伴随着铁路运输设施维修计划的实施,及其将带来的运力恢复,许多客户又重新来与我们接洽商讨合作事宜。一些传统客户,例如铜矿、锰矿等企业,还计划重新启用其位于铁路沿线的货物装卸点,”马西利索说。

    马西利索透露,实际上从去年起,由于坦赞铁路与赞比亚国内铁路系统启动了一项铁路对接效率提升计划,使得货物从赞比亚主要铜矿集中地铜带省至达累斯萨拉姆的运输时间由过去的平均15天减到4天,坦赞铁路的铜运输量也因此在2009年增加20%,达到7万吨。

    据介绍,2010-2011财年第一季度,坦赞铁路计划将货物运输能力提高30%。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央省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是一条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大干线,极大改善了坦、赞两国的交通运输状况。该铁路由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援建,1970年10月开工,1975年6月全线铺通并投入试运行,1976年7月正式移交坦、赞两国政府,成为中非友谊的象征。

    坦赞铁路通过坦桑尼亚四个地区和赞比亚两个省,越过“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穿过高山深谷、悬崖峭壁、河流湖泊、森林草原与大沼泽地,地形地貌极其复杂,高低落差极大。一位西方工程师参观过坦赞铁路后感叹地说:“只有修建过万里长城的民族,才能修建出如此高质量、高标准的铁路。”

综述:马普托国际机场——中国援外工程的又一杰作

    资料图片:2007年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乘专机抵达马普托国际机场,开始对莫桑比克进行国事访问,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和夫人到机场欢迎。这是莫桑比克儿童向胡锦涛主席献花。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新华社马普托7月18日电(记者刘大龙)最近一段时间,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总理阿里以及部长会议的成员纷纷前往刚刚建成的马普托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总统贵宾区视察和参观。他们高度评价了这两处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对雄伟壮观的建筑、现代化的设备和人性化的设施深表满意,称赞马普托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是莫中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又一杰作。

    马普托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位于老航站楼左侧,是一座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宏伟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新航站楼熠熠生辉,与破旧的老航站楼形成强烈反差。走进新航站楼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乘客引导牌一目了然,欢快悠扬的音乐和模拟广播在耳边环绕,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航班显示器。大厅内的温度常年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给人舒适和清新的感觉。大厅内的饮水机全天为乘客提供冰、温、开水服务。候机室舒适的座椅为乘客创造了良好的候机环境。现代化的登机桥为旅客提供了登机便利。

    总统贵宾区是专门为总统接待外国来宾修建的设施,由贵宾楼和停机坪组成。贵宾楼由大会客厅、小会客厅、新闻发布厅、休息厅、天井花园等配套设施组成。整个建筑典雅、庄重,内部装修中西合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马普托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是莫桑比克的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包括建设一个新的国际航班候机大厅、一个停机坪、一个贵宾区、一个机场指挥塔以及配套的通道和停车场等。工程总投资为7500万美元,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中国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工程竣工后,马普托国际机场的年客流量将从原来的30万人次增加到60万人次以上。

    去年4月,莫桑比克机场管理公司与中国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马普托国际机场扩建和现代化改造工程项目协议。工程于去年4月16日正式开工,工期14个月。

    开始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工程进展缓慢。今年年初,在格布扎总统的出面协调下,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尽全力克服了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困难,终于在6月10日按时竣工。随后,莫方业主和监理进行了严格的验收,对工程的质量表示满意。

    莫桑比克主管部门、业主、监理被中国公司遵守承诺、中国工程技术人员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折服,称赞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勤劳的品德已在莫桑比克人民心中树立起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6月12日,格布扎总统在参加了南非世界杯的开幕式后乘包机返回马普托。包机在开道车的引领下直接滑行到贵宾楼前的停机坪,标志着新建成的停机坪正式启用。随后,格布扎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贵宾楼和新航站楼。参观中,他对建筑的质量、布局、内部装饰和各种设施赞不绝口,并不时地亲自体验一下内部设施的舒适程度。他还风趣地询问身边的陪同人员:“我们现在是在马普托吗?”

铸就中非友谊的丰碑—— 记建设中的非盟会议中心

    1月27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工人在中国援建的非洲联盟(非盟)会议中心项目工地施工。由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选址于2008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进展到第七层,预计将在2011年年底建成竣工。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7月18日电(记者梁尚刚)在有非洲“政治首都”之称的高原之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座地标性的建筑矗立在城市中心地带,它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几乎所有当地人都知道它的名称,几乎所有到访的非洲国家官员都会来此参观,非盟官员和非洲人民更是把它称作象征中非友谊的丰碑。这就是中国政府援建的、正在施工中的非盟会议中心。

    长期以来,非盟一直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会议中心,从而结束借用其他组织会议中心召开首脑会议的历史。2006年11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宣布中国政府将无偿援建非盟会议中心。在经过设计和施工招标等程序后,工程于2009年6月16日正式破土动工,预计于2011年年底竣工,这一项目是继坦赞铁路后中国对非洲最大的援建项目。

    非盟专门负责协调会议中心项目的高级官员范塔宏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动情地说,长期以来,中国和非洲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兄弟般情谊,中国政府想非盟所想,急非盟所急,慷慨无私地援建非盟会议中心,再次表明中国是非洲人民真正的朋友。

    他说,建设中的非盟会议中心象征着中非友谊万古长青,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也是见证中非友谊的丰碑,非洲人民对此将会永远铭记。建成后的非盟会议中心必定会推动中非传统友好关系再上新台阶。

    范塔宏说,项目施工期间,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副主席姆文查等非盟高级官员多次前往工地视察,对工程进展和施工质量予以高度评价,他们将非盟会议中心称为中国政府和人民送给非洲人民的珍贵礼物,非洲人民将永远珍惜这份深情厚谊。

    中国政府对建设中的非盟会议中心也高度重视,几乎所有到埃塞俄比亚访问的中国官员不管行程安排多么紧张,都要抽空到工地视察和慰问。中国商务部甚至为这一项目专门指定一名项目协调员,负责和非盟方面就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工程进展顺利,这在中国60年的援外历史上还是首次。

    而接受这一协调重担的正是有着丰富援外工作经验的商务部参赞曾花城。他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对于这份工作,他感到压力的同时更多的是光荣和使命。

    他说,项目开始后,在中国政府、非盟和埃塞俄比亚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承建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克服种种困难,确保工程优质高效进行,并于今年6月2日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他对工程明年年底如期竣工并交付非盟使用充满信心。

    曾花城说,非盟方面对工程质量非常满意,并对中国工人尽心尽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表示赞赏。

    中国政府援建非盟会议中心项目技术组组长、高级工程师宋素东说,项目开工以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休息,克服各种困难,精心组织施工,在各方大力支持下,项目进展顺利,工程质量优良。

    不仅如此,工地上的近200名埃塞俄比亚工人和200多名中国工人不分肤色和语言,在施工过程中相互交流和学习,结下了深厚友谊,构筑了又一座中非友谊的丰碑。

    如今,这座现代化的大厦已经巍然耸立在亚的斯亚贝巴的市中心位置,并成为这座城市的最高建筑,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一如历久弥新的中非友谊,在非洲人民的眼里,更在他们的心里。

新华国际时评:中国以援外促合作求共赢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何瑛)今年是中国对外援助60周年。回望过去,中国对外援助的足迹遍及亚非拉,有过曲折的发展历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六十年的对外援助历程,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全球发展问题的关切,更彰显了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

    许多中国人最早知道遥远非洲大陆的坦桑尼亚,是从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开始的。这条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的铁路,是中国在坦赞两国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紧要关头伸出援助之手,造就的一条发展之路。

    在有非洲“政治首都”之称的高原之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援建的一座地标性建筑矗立在城市中心地带,它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几乎所有当地人都知道它的名称,几乎所有到访的非洲各国官员都会来此参观,非洲联盟官员和非洲人民更是把它称作象征中非友谊的丰碑。

    在刚果(金)新建成的6月30日广场,自来水公司工人艾伯特·马扬巴高兴地说:“走在今天的金沙萨,我都不敢相信这是我印象中的首都,现代化的道路和广场让我感觉像到了另一个世界,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中国的公司为我们修建的,我们对中国的感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

    新中国60年对外援助之路,艰苦卓绝而富有成效。有太多的事迹让人感动,有太多的故事让人追忆,有太多的感激让人自豪。

    1950年以来,中国向亚洲、非洲、东欧、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区的16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帮助受援国建成了近2000个与当地人民息息相关的各类项目,约10万名各国官员及管理技术人员来华参加培训和研修。自1963年以来,中国先后向亚、非、拉和东欧的65个国家和地区派出援外医务人员约2万人次。中国还多次对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国家即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2000年以来,中国先后4次宣布对外免债。

    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不附带苛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注重发展和民生的实效,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好评。赞比亚前总统瓦纳瓦萨说,中国为改善赞比亚人民生活条件作出了重要贡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一直努力与所有非洲国家发展合作伙伴关系,这令人鼓舞。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表示,中国是世界银行在推动全球发展问题上的重要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曾是世界上较贫困的国家,但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即便在目前,中国自身仍需面对许多发展问题,但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前进将是长期方针。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对广大亚非拉地区的援助支持了受援国的民族独立、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对外援助的过程中,中国自身也获得了更友善的国际关系与合作环境,提升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当今世界,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应对贫困和饥饿等问题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迈向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将同世界各国共同推进对外援助的事业,使旨在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相关链接
· 商务部将审核投资1亿元以上的对外援助成套项目
· 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令2008年第18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