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这里是“钱塘江畔金江干”,作为杭州的商贸之地,城东百舸争流,送来富裕与文明。近年来,随着杭州“城市东扩”、“决战东部”战略的实施,江干完美转型,从上世纪的“菜地”发展成杭州“CBD”。 从硬环境上看,江干确实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心区,江干有着独特的区位和城市交通、现代产业、城市空间和公共服务等优势。 江干是上海进入杭州、连接浙东、浙西交通网络的“Y”形支点;区内高速、高铁、轨道交通、运河等各种现代交通方式汇集,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主城区彭埠、德胜出入口均在江干范围内;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客运中心,沪杭、杭宁、杭甬、杭黄、杭长等5条高铁汇聚江干;有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地铁1号线、2号线和4号线,均以江干为中心向外辐射;全国最大的机场之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就在二十分钟车程外的地方……便捷的交通,为在江干的创业创新活动提供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 杭州目前全力打造的钱江新城、城东新城都在江干区。当年荒芜土地上建设起来的钱江新城,如今已是江干区最为“金光闪闪”的形象代表,日趋成熟的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集行政办公、市民活动、金融、商业以及民营经济总部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穿行在密密林立的超高层建筑间,让人恍如置身上海陆家嘴,不但引来了来自全国各地无数的观摩、考察、学习者,更让大量的人才和项目生发巨大向往和梦想。 而投资143亿元打造的杭州东站,自2013年7月1日开通运营,目前日均到发旅客21.5万人次,号称“亚洲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第一站”。可以说,东站枢纽的建设,是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重要举措之一,而随着沪杭、杭甬等高速铁路的建设,长三角主要城市之间一小时铁路交通圈已全面形成。 江干区土地、楼宇空间的支撑能力强大,据测算,区本级可供出让土地总量达4000余亩,目前,楼宇总量超过500万平方米,未来3年,还将再建成约50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宇。届时,全区楼宇总体量将达到杭州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钱江金融城,总投资超过200亿元,11幢金融、总部大楼,近百万平方米的建筑,“全国股权投资聚集区、浙江省财富管理中心、一站式金融业务平台的定位,将引入的外资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等机构”,使得江干区的这个金融城,“将接手杭州乃至浙江金融发展的第二棒”。 在产业发展上,江干区以发展智慧经济、建设智慧江干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智慧经济为引领,以“四大经济”、“五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壮大。公共服务效能区域领先,能为企业提供集方便办事、政社互动、资讯交流三大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钱塘智慧城杭州东部发展的新增长极 今年,在杭州市“两区三城九镇三谷”的重点创新平台规划布局中,“钱塘智慧城”呼之欲出,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建成后将成为高端人才集聚、发展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强劲、创新生态一流的重要平台,打造成“杭州东部发展的新增长极”和“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平台”。 钱塘智慧城,位于江干区东部,是杭州东部副城、新城联接交汇之地,涵盖九堡街道、江干区科技经济园及杭州国际商贸城江干区辖区,面积15.3平方公里。东至江干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界,南接钱塘江,西至德胜路、红普路、三福路,北至江干区和余杭区交界。这个位置紧邻沪杭甬高速和杭州绕城公路,距离萧山国际机场半小时车程、火车东站枢纽十分钟车程,还有地铁1号线,穿城而过,地理位置优越。 目前,该区块不仅拥有清华长三院杭州分院、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江干科技经济园和东方电子商务园等基地,还汇聚了拥有西子奥的斯、巨星科技、祐康食品、海明控股、远大制药、浙民投、浙江交通资源投资、红蜻蜓、快鱼服饰、深圳中控等一批发展强劲的优质企业。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江干园区——东方电子商务园,园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是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主线,集产业发展和生态创业于一体的专业园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依托清华大学资源优势,对接区域发展,聚焦智慧产业,打造人才高地。 此外,这里已经有许多优质项目落户,如钱塘智造小镇项目,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网通互联为支撑,建设全省“互联网+制造业”产业链最完整、生态链最优越、价值链最高端的智能制造先行示范区;东方电商小镇项目,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一核一街三区”联动,着力打造电子商务总部基地,构建传统电商、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等融合共生式生态系统;新西奥电梯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投资3亿元,建设无操作工作车间、“Just In Time-无库存”、“零排放”的物联网工厂,打造全球电梯零部件制造中心;绿谷·杭州浙商创新发展中心项目,面向高端企业职能型总部,集聚研发、设计、销售等创新型企业,倾力缔造一流商务综合体和创业创新集聚中心,打造总部经济产业标杆;巨星科技机器人发展中心项目,总投资4.0亿元,建设用地45亩,打造以服务机器人为特色、全产业链的的机器人产业园。 钱塘智慧城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定位“441”,也就是“四业四区一中心”。具体来说,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现代商贸四大产业,着力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先行区、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成为杭州东部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这座城要基本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500亿元,财政收入100亿元,引进培养“国家千人计划”、“省千人计划”、“市521”等人才100人。 人才引领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中国自古就有为成基业而广招人才的“呐喊”,比如“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而江干区则通过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努力把钱塘智慧城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新城、人才高地和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示范区,为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江干区的目标是:到2020年,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区、科技资源集聚区、智慧产业集聚区、人才管理改革示范区。这些目标,将通过四大工程来确保实施,即“人才总量倍增”工程、“人才激励培育”工程、“创新创业扶持”工程、“人才安居安心”工程。 具体来说,它是以钱塘智慧城为核心,构建“一核多区块”格局,区域覆盖钱江新城、丁兰智慧小镇和浙江智谷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区块。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要实施一项“人才总量倍增”工程。说白了,就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杭州,融入这个试验区里。 那么,拿什么来吸引人才? 这个“倍增”工程里,倒是有很多实打实的新政策—— 对5年前开始的江干“百人计划”,奖励加码,对创业项目给予最高1500万元的创业启动和项目扶持资金,对特别突出的创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上不封顶”。 对创新人才,根据“两院”院士及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市"521"计划、博士或后等不同层次,分别给予3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20万元安家补助。 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人才团队项目经评审认定后给予100-2000万元资助。 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最高可获得1亿元项目资助。 值得一提的是,对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自主培养的“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或“国千”、自主培养的“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或“省千”、自主培养的市"521"人才,还要给予引进个人和中介组织80万元、60万元、30万元、10万元资助。 不仅如此,这里还将积极推进四大基地建设,包括产学研合作基地,成果转化基地、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博士生实习基地。其中,产学研合作基地将依托清华长三院杭州分院、浙江工业大学等机构学科特色,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试验区联合建立技术研究联盟、协同创新中心、创业学院等,打造不同学科类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自古而今,向有“一言兴邦”的说法,对于江干来说则是“多措兴区”。江干将以建设杭州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蓄水池建设,为发展提供持续的“源头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