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优化医保便民服务,有利于更好保障群众健康、提升获得感。会议部署四项举措,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会议指出,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群众收入。会议确定五项政策措施,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同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详细内容]

7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3件大事

部署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确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推出支持碳减排的措施。7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3件大事。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了哪些部署?中国政府网为你梳理──

部署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

会议确定,

1. 重点面向数亿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等群体,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确保今年底前各省份60%以上的县至少有1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机构、明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家定点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2. 优化定点医疗机构总额预算管理,推进现有试点形成经验,抓紧推广。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申请定点医药机构,做到一视同仁。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服务,丰富保险品种,提高医保精算水平。规范和压减医保支付自由裁量权,防止医疗机构年底突击“控费”。

3. 统一规范和优化医保办理流程,简化办理环节和材料,推行医保报销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办成。依托“互联网+”,实现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4. 强化全过程监管,完善法规,依法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诱导住院、虚开发票、滥用药物等行为,守好用好群众“保命钱”。

确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

会议确定,

1. 适应新就业形态,推动建立多种形式、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关系。对采取劳务派遣、外包等用工方式的,相关企业应合理保障劳动者权益。

2. 企业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督促平台企业制定和完善订单分配、抽成比例等制度规则和算法,听取劳动者代表等意见,并将结果公示。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

3. 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4. 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贴。

5. 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

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 推出支持碳减排的措施

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同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

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解读评论

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 更好保障群众健康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高效便民,更好保障群众健康、提升获得感。

查看全文>>

期待医保“漫游”更畅快

解决异地就医问题,不仅要打通结算平台,加强网络终端建设,实现全民医保信息数据共享,还要提高医保统筹层次,消除地区差异,加快医保制度的整合,提高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

查看全文>>

我国将多举措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行业为重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要求企业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等。

查看全文>>

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推出支持碳减排的措施。会议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查看全文>>

国务院政策吹风会

2021年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7月26日16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下午4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查看全文>>

2021年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8月18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8月18日(星期三)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查看全文>>

2021年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7月14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7月14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查看全文>>

便民出实招 群众少跑腿——推动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意见》明确,2022年底前,加快推动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行医保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高频医保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切实提高医保服务水平。

查看全文>>

全国315个统筹地区已开通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从目前来看,进展情况基本符合预期。”国家医保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方面,北京、天津、河北等18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区域内所有统筹地区全覆盖。

查看全文>>

医保领域便民服务不断优化

《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意见》明确了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总体目标。聚焦优化医保政务服务,在便民服务上出实招。聚焦“三医”联动,深化部门间信息共享。聚焦守护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严厉打击医保领域欺诈骗保行为。

查看全文>>

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用户超7.2亿

医保电子凭证由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签发,是参保群众和相关机构的身份标识。截至目前,医保电子凭证全渠道激活用户超7.2亿,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支持使用医保电子凭证。

查看全文>>

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

同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个群众需求大、各地普遍开展的门诊慢特病,每个省份至少有一个统筹地区实现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查看全文>>

多部门详解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新政策

如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近日,《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公开发布。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详解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多项新政策。

查看全文>>

压实平台责任 建立职业伤害保障制度 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

平台企业应当合理承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相应责任;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坚持社会保险定位;加快城市综合服务网点建设,设置临时休息场所,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查看全文>>

切实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形成合力,加大监管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查看全文>>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充分

在给大众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由于用工形式和就业方式相对灵活,他们的权益保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查看全文>>

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准备就绪 本月启动上线交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于今年7月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查看全文>>

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

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有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二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

查看全文>>

如何建设全国碳市场

我国将在充分借鉴试点碳市场经验基础上,明确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查看全文>>

中国碳市场为国际合作增添动力

中国碳市场的启动为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增添新的动力和信心,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

查看全文>>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000家,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