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指出,近日我国多地强降雨,河南局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罕见的城市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我国正处“七下八上”主汛期和防汛关键期,据预报近期部分地方仍有强降雨。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责任制,落实各环节责任。会议确定,要围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中国始终是吸引外资的热土。会议确定,针对下一步特别是下半年国际形势和环境变化,要在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通关便利化,保持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详细内容]

7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3件大事

部署抓紧抓实防汛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听取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情况汇报,研究深化金融业开放工作;确定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措施。7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3件大事。会上,李克强总理作出了哪些部署?中国政府网为你梳理──

部署抓紧抓实防汛救灾工作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指出,近日我国多地强降雨,昨日河南局地又遭遇极端强降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罕见的城市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前我国正处“七下八上”主汛期和防汛关键期,据气象预报,近期部分地方仍有强降雨。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责任制,落实各环节责任。

1. 组织相关专业力量,调集资金和物资,支持帮助河南全力抢险救灾,做好遇险人员搜救、伤员救治、受灾群众转移安置、遇难者善后等工作。

2. 加大对重点地区防汛抗灾的支持,增派人力,备足物料,加强对大江大河、小型病险水库等水利工程堤防严密巡查和除险。做好交通设施应急预案。防范城市内涝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3.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做足防范异常天气可能导致灾害的各项准备,该避险的避险、该撤离的撤离,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安全、减少灾害损失,确保安全度汛。

听取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情况汇报 研究深化金融业开放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序推进,取得积极进展,共批准设立100多家外资银行、保险、证券、支付清算等机构。

会议确定,要围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中国始终是吸引外资的热土。

1. 持续抓好金融业对外开放承诺落实,主动对标开放程度较高的国际标准,推动形成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2. 优化外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要求,完善金融机构母子公司跨境往来规则。优化外资参与境内金融市场的渠道和方式。推进完善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直接投资项目管理要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 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保持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确定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措施

会议指出,近年来,通过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2017年压缩60%、80%以上。

会议确定,针对下一步特别是下半年国际形势和环境变化,要在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通关便利化,保持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

1. 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扩大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和进口货物“船边直提”试点。提升出口退税便利度,今年底前将办理退税平均时间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支持海外仓建设,完善跨境电商出口退货政策。做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贸易便利化措施的衔接。

2. 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落实口岸收费清单公示制度,清单之外不得收费。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费标准。

3. 进一步加强口岸综合服务。提升航空口岸分拨时效。对水运转铁路运输货物,探索实行“车船直取”模式。提高国际物流供给能力。

解读评论

国常会部署:抓紧抓实防汛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日我国多地强降雨,尤其是河南局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罕见城市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部署抓紧抓实防汛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查看全文>>

三方面举措做好防汛抢险工作

一要组织相关专业力量,调集资金和物资,支持帮助河南全力抢险救灾;二要加大对重点地区防汛抗灾的支持,防范城市内涝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三要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做足防范异常天气可能导致灾害的各项准备。

查看全文>>

国常会:加大重点地区防汛抗灾支持,防范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

加大对重点地区防汛抗灾的支持,增派人力,备足物料,加强对大江大河、小型病险水库等水利工程堤防严密巡查和除险。做好交通设施应急预案。防范城市内涝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查看全文>>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情况汇报,研究深化金融业开放工作。会议确定,要围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中国始终是吸引外资的热土。

查看全文>>

国常会:增强服务实体能力 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专家表示,国际上优质金融机构在产品创新、风险管控、组织管理等核心能力建设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加快对外开放能引进新的管理经验、产品体系和风控技术,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查看全文>>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正当时

近年来,我国在多个国际场合反复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申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再度展现出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

查看全文>>

国务院:深化金融开放,优化外资银行、保险等准入要求

持续抓好金融业对外开放承诺落实,对标开放程度较高的国际标准,推动形成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查看全文>>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国常会称要使中国始终是吸引外资的热土

专家表示,我国金融业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国内经济发展、分享国内经济发展成果的机遇。

查看全文>>

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 扩大“抵港直装”和“船边直提”试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扩大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和进口货物“船边直提”试点。提升出口退税便利度。落实口岸收费清单公示制度,清单之外不得收费。降低沿海港口引航费标准。

查看全文>>

多项措施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专家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亮出了多项务实举措,将进一步为外贸企业省下时间、省下费用,促进跨境贸易更快捷、更通畅,助力稳外贸,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查看全文>>

国务院政策吹风会

2021年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7月29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7月29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查看全文>>

多部门推出措施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

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海关总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部门推出5方面27项具体措施,推动我国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查看全文>>

稳住外贸基本盘 展现开放新姿态:新开局跨境贸易便利化“再提速”

十多个部门联合亮出一系列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细化举措,释放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基本盘的积极信号。

查看全文>>

27项措施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进一步优化通关全链条全流程,清理规范收费,高效利企便民,推进智享联通,打造更加科学高效的货物通关模式。

查看全文>>

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进一步压缩 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跨境贸易”指标全球排名由2017年第97位大幅提高到2019年的第56位,今年6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6.68小时和1.83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了62.34%和85.15%。

查看全文>>

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新政落地

近年来,我国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逐年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堵点、痛点和难点,亟需统筹推动解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