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2014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汇报 完善公共决策吸纳民意机制
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和转变职能 便利投资创业规范市场秩序
讨论通过报请全国人大授权在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14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完善公共决策吸纳民意机制;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和转变职能,便利投资创业、规范市场秩序;讨论通过报请全国人大授权在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详细内容]
解读评论
国务院推网上并联审批 专家:巩固审批改革成果
过去是串联审批,需要审批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地按顺序办理,中间任何一环稍有不顺,就会影响进程。改为并联审批,可以使得审批速度加快,同步办理,没有先后顺序,可以大大减少审批所需要的时间。
依法治地需“务实法治”
我国《物权法》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界定为用益物权,但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权能并不完整,应尽快明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在宅基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上的权能,从而推进宅基地从无偿取得向有偿使用转变,从无偿回收向有偿退出转变。
“限时办结”管住投资“万里审批图”
大量审批权下放到基层后,出现基层承接能力弱,部门审批权同步下放不够的问题,影响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效果。未来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要更加注重质量,不能简单一放到底,要和基层承接能力配合好,同时强调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让“万里审批图”彻底成为历史
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横向联通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做到全透明、可核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地方投资降温:19省份下调增速
从去年10月至今,国务院在不足5个月的时间内已经6次提出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专家认为,稳投资进而稳增长,还要依靠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速建议与提案复文公开,提升参政议政效率
2015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事实上,在新一年“两会”倒计时一个月之际,国务院常务会议将重要主题聚焦为议案提案的办理工作,几乎是一个惯例。
审批改革再升级:讲效率、求透明
随着简政放权的深入,审批改革逐步进入监管和“打补丁”阶段。2月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和转变职能,便利投资创业、规范市场秩序。
土改试点区域或将暂调法律:
部分农村建设用地可入市
2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报请全国人大授权在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该草案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国务院推进土地改革试点 提请为试验区松绑法律
“让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需要“制度+技术”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多重意义,这是对我们社会治理管理的改革创新,这是树立新常态下政府部门管理工作的新形象,这是极大的调动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这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动。
为“制度+技术”简政放权点赞
三措并举,国务院将“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引入政府管理,可以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愿景。相信用“制度+技术”将能更好巩固简政放权成果,更大释放改革红利。
建议提案办理提质重在公开促进
“有序公开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的建议和提案复文”不失为敢于接受监督的态度表达,也是政府自我促进的有效举措。
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是为惠民利民
前不久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便透露出土地改革的重要方向,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由2014年的“允许”变为“赋予”,首提“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的新机制”。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再次聚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无疑很有深意。这意味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政策上的赋权正在放开,改革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必然会有更多的配套动作。
“三条底线”为农村土地改革稳好开局
“要在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底线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地区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2月6日的常务会议,把农村土地改革的三条底线再度强调和罗列。这也是延续着全面深化改革中关于农村篇的精神引领。
新华网评:办理建议提案要做到三个“一”
2014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得如何?2015年又会有哪些新举措、新形式?这想必是公众都很关心的事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14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汇报,完善公共决策吸纳民意机制。
完善公共决策吸纳民意机制
“法律规定,人大、政协对政府有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权利,但这是抽象的制度安排。”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则是对这种抽象的制度安排具体化的体现。
国务院推网上并联审批 实施一条龙服务
2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和转变职能的措施,。该会议确定,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横向联通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等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
国务院5个月内6提投融资改革
李克强:没关系的部门别“掺和”
会议认为,建立部门和地方协同联动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制度,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重要举措,可使政府管理更加规范高效,防止随意性和权力寻租,更好服务和方便群众,对促进投资、带动创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以“制度+技术”着力解决投资监管弱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
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和转变职能,便利投资创业、规范市场秩序。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我国在进一步下放政府投资审批权的同时,着力解决监管弱的问题,以有效“放”、“管”结合,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国务院: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投资项目核准制度改革的目的这次常务会也讲的很清楚,就是为了“便利投资创业、规范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秩序便利投资创业是一项很好的政策。当前中国就业结构问题很突出,学历大学以上的学生在就业取向方面高不成低不就,致使人才失衡。
- “我到地方调研时感到,现在有些审批,上面‘多头多脑’,下面就会‘昏头昏脑’。地方的同志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部门也来审批,都被搞‘晕’了!”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
- 当天的常务会议,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和转变职能,便利投资创业、规范市场秩序。李克强说,建立部门和地方协同联动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制度,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重要举措,可使政府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
- 他说:“改革最关键的,就是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把政府和市场关系真正理顺。”
- 今年1月5日,李克强在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考察时,当地负责人向总理展示了一张长达4米、全流程耗时近800天的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
- “那个流程图,我看得都头疼啊!不光中央政府的前置审批,市一级、县一级也都有很多前置审批,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在6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重提这张“万里审批图”时说,“广东通过简政放权改革,已经让审批时间缩短了80%,但其中有几个项目仍然审批时间太长,甚至有的要近一年。”
- 李克强说,到基层调研时,各方反映问题突出的,是目前在投资创业过程中,前置审批太多、时间太长。“想加快速度?也行,走‘绿色通道’!但要打通‘私人关系’,或者干脆要加钱!”讲到这里,李克强明显加重了语气,“我就不明白,多交点钱走‘绿色通道’,就能保证符合标准了?这是权力寻租啊!”
- 李克强突出强调,要在文件中加上“审批限时办结”的相关规定。
- “我前几天听说,一个项目压在某个部门没批下来,可这个部门跟这个项目压根没多大关系!”总理说,“投资项目要抓紧时间按类别划分清楚,没关系的部门就别‘掺和’了!一会儿说时间不够、人手不够,一会儿又什么事都要‘掺和’,没关系也要进,这些问题都要一清到底!”
- 李克强强调,当前,各部门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办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说:“我到地方调研时感到,现在有些审批,上面‘多头多脑’,下面就会‘昏头昏脑’。地方同志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部门也要审批,都被搞‘晕’了!”
- “什么项目需要多长时间都要列清楚,使之成为各地规章的‘硬性要求’!”总理说,“不符合规定就打回去,符合规定就抓紧通过,别拖着。要让市场主体清楚自己的成本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