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甘肃模式"旱作农业独辟蹊径 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10日 10时18分   来源:甘肃日报

    从6月7日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区旱作农业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甘肃省经过多年艰辛摸索,修梯田、铺地膜、调结构,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实现了粮食从调入到产销平衡、再到调出的历史性转变,在全国旱作农业发展中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甘肃模式”。

    甘肃省历届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旱作农业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突出位置来抓,坚持多年修梯田,调整种植结构。特别是依靠科技,于2003年成功总结了具有明显抗旱增产双重功效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由12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258万亩,6年累计增产粮食约320万吨,为甘肃省粮食相继跨上900万吨、1000万吨两大台阶做出巨大贡献。

    甘肃省示范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中,加大行政推动,全省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财政主推、农业主抓、涉农部门协同、地方党委政府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资金从2007年的1000万元扩大到2012年的2.8亿元,6年累计投入资金9.4亿元;市县配套资金由2007年的81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3.3亿元,6年累计配套资金12.2亿元。

    甘肃省探索实践的旱作农业“甘肃模式”,对全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2011年在西北、东北、华北8省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增产效果明显。今年,推广到非洲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典型干旱国家,旱作农业已成为甘肃农业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名片。(记者 王朝霞)

 
 
 相关链接
· 甘肃:2015年粮食年均总产稳定在一千万吨以上
· 干旱、贫瘠的甘肃土地今年将收获超过千万吨粮食
· 甘肃2011年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
· 聂振邦表示支持甘肃粮食局做好舟曲灾区粮食工作
· 甘肃粮食播种面积2010年预计将继续增加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