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日,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医疗保险分会2005年年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了2004年的工作成果,评选表彰了97篇优秀学术论文,围绕“充分发挥学会优势,加强学会自身能力建设,为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制度服务”的主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并组织开展了各地医疗保险工作的展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各地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制药企业的代表和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260多人参加了会议。
王东进说,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医疗保险分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围绕医疗保险中心工作,遵循“聚贤、纳言、立说、献策”八字原则,发挥联络渠道、学术研究平台、决策参谋的思想库、对外宣传窗口、人才培养基地五大功能作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与行政管理、经办业务和科研单位密切配合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王东进指出,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经形成一整套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今年5月底,参保人数已达到12915万,比上年同期增长1431万人;制度运行基本平稳,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雏型初步建立;在实践中造就了一支精干的医疗保险专业队伍;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机制、医疗服务竞争机制基本形成并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传统体制下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痼疾有所遏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理论观点。
王东进强调,经过11年的探索,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进入进一步健全体制,创新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阶段。加强政策研究,尽快提出完善制度的政策建议,推动医疗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和全系统的共识。一是要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保并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当前,制度适用范围虽然已从城镇职工逐步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但原公费、劳保医疗制度遗留的职工家属和大学生的医疗保险问题还没有相应的制度性安排,城镇其他居民要求参加医疗保险的也越来越多,迫切需要研究解决。二是要使制度运行更加稳健和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完善制度,使制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易于衔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确保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使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能够得到不断完善。要把医疗保险服务工作渗透到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以社区服务为基础,以各级经办机构为龙头,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要让制度更具开放性、兼容性。要在坚持基本政策框架的前提下,适应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把工作对象由直接面对企业更多地转向面对劳动者。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要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参保政策,采取灵活的参保方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王东进要求,医疗保险分会要充分发挥人多、面广、活动方式灵活的特点,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要组织研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长期规划,开展专题性理论研讨活动,发挥联络渠道作用。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学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