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科技部:农业用水灌控技术集成获得多项突破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7月20日   来源:科技部网站

  科技部节水农业重大科技专项“西北半湿润渠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课题总体进展顺利,基本构建了该区域节水综合技术体系的集成与发展模式。该课题坚持以节水增效为目标,以渠道防渗抗冻胀技术、量配水技术、经济性灌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的适应性和标准化研究为重点,强化水管理体制建设,开展综合农业结构优化研究,在防渗接缝材料改性、渠道施工工艺、固化土成型技术、虚拟渠系、量水新设施及水管理软件开发方面获得多项突破。

  研究并推广保墒灌溉技术、优良品种“四统一”的规范化种植方法,形成了不同种植业的节水技术体系,实现了示范区经济型农业高效用水定量灌溉控制技术集成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针对渠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把低投入和高收益作为示范区高效用水的主要指标,把科学定量控制灌溉作为节水的技术手段,通过输水、灌水、管水、农艺和服务五个环节实现降本增效,力求把物化后凝聚在产品中的水效益最大化。建立了适宜渠灌类型区应用的输水、灌水、管水、农艺和服务五个子模式,并进行了集成与示范。

  项目通过三年实施,建立了1.1万亩节水农业技术集成综合示范区,辐射面积达到10.3万亩。示范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65%以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3kg/m3以上,农产品产值提高25%~30%,使半湿润渠灌区在现有基础上亩均节水30 m3以上。通过田间推广综合节水灌溉技术与农艺节水技术,亩均节水22m3,推广渠系衬砌防渗技术折合亩均节水7m3,按示范区面积1.2万亩计算,两项技术的推广年节水33.6万m3;而小麦管理节水为12m3/亩,示范区小麦灌溉面积为9120亩,合计年节水10.94万m3,综合年节水效益为44.54万m3。项目的实施使整个示范区灌溉水的利用率已达66.9%,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