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北京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 强化食品安全管理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02日   来源:北京市政府网站

  2005年7月30日,北京市召开了食品安全年中工作会议,会议系统的总结、分析、评价了2005年上半年全市的食品安全工作,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负责人出席会议,吉林副市长到会讲话。根据年初食品安全工作计划中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的要求,此次会议对本市37大类食品从品种、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主要污染物,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各区县的食品安全合格率和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

  一、北京市食品安全总体合格率首次超过95%

  2005年上半年,市、区两级部门共监测抽查37大类550个品种食品的49711个样本,总体合格率为95.01%。较去年同期水平提高1.59个百分点,较2004年总体水平提高0.11个百分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得到有效防控,无一例食物中毒死亡事故。

  其中,37大类重点食品合格率分别为:食盐、白酒、膨化食品、蛋制品、葡萄酒、啤酒、黄酒、可可及其制品总体合格率为100%;其余食品合格率为大米99.74%,饼干99.35%,食用油99.30%,水产加工品98.95%,冷冻饮品98.82%,茶叶98.42%,调味品98.18%,蔬菜98.05%,猪肉97.24%,小麦粉97.07%,方便面96.18%,水果95.96%,酱油:共监测抽查样本66个,总体合格率95.45%,饮料95.01%,乳制品94.52%,新资源食品93.94%,醋93.65%,豆制品92.84%,肉制品92.69%,糖果巧克力91.84%,保健食品90.24%,速冻米面食品89.86%,桶装水87.29%,酱腌菜80.00%,牛羊肉78.79%,淀粉及其制品78.46%,果脯蜜饯76.77%,禽类75.61%,罐头69.57%。

  此外,全市对食品添加剂和以农药、兽药为主的投入品、以餐具为主的食品用工具、设备进行了监测抽查,共监测样本14192个,合格率分别为100%、92.39%和86.71%。

  二、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提升为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为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督察与考核,更好的履行首都“四个服务”的职能,近日市政府决定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调整为由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和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市政府督查室等19个单位组成的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

  三、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1、食品安全三级网络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市308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食品安全日常协调制度。截至今年上半年,70%的社区和行政村都设立了食品安全监察员。

  2、 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认真贯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市财政拨款200万作为举报奖励基金,目前对149个案件依法发放奖金近15万元。

  3、开展安全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876家企业和基地获北京市安全食用农产品证书,384家的725个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安全认证的基地面积占全市生产面积的80%以上。

  4、严格生产加工企业主体准入资格。对大米、小麦粉、食用油等15类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和严格的出厂前强制检验制度。全市1040家相关企业中,累计有253家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5、对54000多种在本市销售的食品依法进行了备案。对涉及鲜肉、熟肉制品、蔬菜、酱油、醋等11种食品的77324个样本进行快速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对645种危害较大的食品实行了全市统一下架,将8个存在严重畜禽产品安全问题且屡出问题的生产企业退出北京市场。

  6、推行肉制品、豆制品、乳制品、速冻食品的冷链储存、运输、销售制度。全市屠宰企业、商场、超市和批发市场全部实现鲜肉销售冷藏运输,50%的农副产品市场实现鲜肉冷藏销售。

  7、在全市餐饮企业、集体食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风险性和信誉度分为9大类、35个小类。目前,全市已有6446家单位通过量化评定,其中877家达到了A级,1286家达到了B级。

  8、针对“两节”、“两会”、五一、夏季、冬季等特殊时期的特点,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2005年上半年查处案件总数为24010件,涉案金额385万元,取缔各类食品生产加工窝点和私屠滥宰点106个。没收违法屠宰生猪107.5头。查处涉嫌违法盐产品107吨,取缔假冒食盐的加工、分销、集散窝点13个。在校园周边、施工工地、社区、繁华街区等各类场所查处取缔无照游商59412起,露天烧烤和露天消夏餐饮经营场所2342起。

  四、本市要在农村建立食品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本市将引导和扶持大型连锁企业建立规范化的食品配送中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努力提高食品流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健全食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推广连锁经营、保鲜运输,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加快改造和规范社区、农村食品流通体系,大力推行食品连锁经营和标准化配送,构建现代流通网络。2005年在远郊区县开设销售食品的便民连锁店400家,覆盖70%以上的千人大村,力争用3年时间完善北京郊区的物流配送网络。

  五、北京市将加快农副产品市场升级改造步伐

  1、将调整迁移一批影响交通和环境、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批发市场。

  2、将淘汰撤销一批不符合规划、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群众反映强烈的初级集贸市场。

  3、将依法取缔一批非法交易摊群。

  4、将新建和改造一批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使其硬件设施和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严格落实食品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实现市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功能完备、秩序优良、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六、保健食品监督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健全

  1、对本市保健食品品种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不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的企业不能取得卫生许可。

  2、对保健食品广告严格审批,坚决遏制保健食品广告违法行为。

  3、加强对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的检查和规范,防止消费误导。

  4、有计划地开展保健食品抽检工作,严格打击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及未经批准成分的违法行为。

  食盐产销行为将进一步规范

  1、对从事盐业生产、加工经营的单位和个人逐一检查,坚决制止无证照生产经营活动,深挖非法加工、储运、销售团伙和窝点,坚决取缔非法利用盐土、硝土和工业废渣、废液加工制盐的行为。

  2、加强对城乡综合性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周边地区、乡村副食综合商店的监管巡查力度,对违反国家食盐专营规定,非法从事食盐批发业务和销售不合格碘盐的单位和个人,立即责令停止违法经营活动,没收相关产品。坚决查处将非食用盐、非碘盐和不合格碘盐作为食盐经销使用的违法行为。

  3、提升食盐配送能力,强化配送服务,加大送销、访销力度。摸清各区县零售网点底数,合理配置零售网点,扩大食盐零售的覆盖面,杜绝私盐渗透。

  八、研究实施奥运食品安全行动计划

  1、完善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

  2、针对奥运食品涉及的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包装、检测、卫生各个环节,参照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研究制订奥运会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3、根据奥运会食品供应类别以及对检测项目和检测能力的需求,研究建立奥运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4、建立奥运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对京内外奥运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出入境口岸、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和奥运场馆内餐厅、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重点地区的餐饮场所进行实时动态监控;运用移动平台、电子地图、信息网络化管理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实现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果断决策、快速处置和动态指挥。

  5、研究建立食品可追溯系统。运用数字化技术支持的网络体系,实现供应链中食品原料、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等全过程的跟踪和追溯。

  6、着手研究制订奥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奥运会餐饮供应的特殊需求,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并进行奥运食品安全的反恐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