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民政部正式启动民政行业职业标准编写工作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05日   来源:民政部网站

    8月4-5日,“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标准编写工作启动会议”在京召开。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办公室成员,参加殡葬和假肢国家职业标准编写工作的有关专家20余人参加了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八个职业标准已形成了编写的基本框架,确定了执笔人和项目负责人,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和工作进度。“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标准编写工作启动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民政行业八个特有职业标准编写工作日前正式启动。

  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包丰宇作了动员讲话,介绍了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进展情况,布置了本次会议任务,并对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他说,民政行业承担着福利服务、殡葬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多项公共服务工作,涉及殡葬、假肢、福利等多个特殊专业工作,具有覆盖面广、针对性强、专业技能要求高、各工种之间技能要求差别大等特点。早在1989年,民政行业的假肢制作装配工、矫形器制作装配工、尸体整容工、尸体防腐工、尸体火化工、殡仪服务员、墓地管理员和尸体接运工等8个工种就被列入了全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1993年劳动部和民政部联合颁发了含有上述8个特殊工种目录的《民政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1999年劳动部、民政部两部颁发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假肢制作装配工、矫形器制作装配工)。民政行业的假肢、殡葬作为特殊工种虽然较早列入了全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期间,一些地方民政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总体上看,由于全国缺乏专门的技能鉴定机构、统一的国家职业标准及专业化的考评队伍,不利于假肢、殡葬事业的长足发展。各地也纷纷呼吁,要求制定统一的民政行业职业标准,统一规范对民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管理。近年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民政行业的假肢、殡葬业引进了大量新产品、新设备,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事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先进技术和工艺的人才,而目前高技能人才在民政行业从业者中所占的比例较低。高技能人才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竞争力的提高,影响了民政事业的发展。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有关领导对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现状、管理体系、组织实施以及国家职业标准编写的技术规程做了介绍。

  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人事教育司助理巡视员濮洁作了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