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发展改革委指出国债社区试点项目建设取得成效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9月09日   来源:发展改革委网站

    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了国债资金5亿元用于社区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建设,旨在通过项目的示范作用,探索政府引导,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规范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以推动社区服务业发展,促进社区就业的基本经验。这批试点项目共59个,总投资14.86亿元,覆盖人口5300多万,主要建设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平台及终端。经过一年的实施,现已初见成效,为今后加强社区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是有利于改善社区服务设施条件,促进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试点地区围绕建立以“一站式”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设施,以社区服务站(所)为依托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热线,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既为社区党建、扶残济困、居民调解等工作提供了设施保障,也为一些公益性便民利民服务提供了稳定、规范的场所,使服务更加贴近基层,居民得到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二是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很多地方顺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过国债试点项目的安排,进一步明确社区的功能定位,承接起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剥离的部分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从养老金、低保金、失业救济金的管理与发放,到失业登记、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乃至农民工教育、流动人口管理等都主要在社区层次提供,进行社会化管理,促进“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三是有利于推动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城市就业。投资建设社区服务设施为社区服务业搭建了发展的平台,带来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宁波市利用国债完善了81890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与社区的有效连接,日均求助和服务量达到1000条以上,加盟企业近600家,从业人员16000多人,加盟企业借助信息网络提供服务创税达1290万元,81890已经成为社区服务业的优质品牌。江苏南通市崇川区建成了可以提供10大系列42种项目的服务网络。试点项目显示,社区对解决城市就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社区组织通过自身建设和发展社区服务业,直接吸纳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发布就业需求信息以及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使社区居民的就业信息渠道通畅,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机会增加。重庆市通过项目实施提出了建设“零失业社区”的口号。河南新乡市着重规划和实施公共服务站、托老托幼等10个社区服务业项目,依托社区安排就业人员6000多人。

  四是有利于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此次试点把转移家务负担,缓解日常生活难题的便民利民服务作为项目建设的一项预期目标。为此,有的试点项目城市构建了以“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十分钟文体活动圈”,“十分钟卫生保健服务圈”为重点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市区居民在步行十分钟的范围内,就可以享受到大多数社区服务的目标。许多地方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使居民通过互联网、电话网或具有相同性质“一键通”等服务方式,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方便的社区服务。

  五是有利于加强社会细胞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以往一些社区党的组织活动开展不起来,与没有一个稳定的活动场所有很大关系,此次几乎所有试点项目都将党组织活动场所纳入了设施建设范围,保障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一些试点项目将居委会办公用房作为建设内容予以实施,使居委会有了“立足点”,还有的利用服务设施,在社区建立起志愿者队伍,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增进了邻里和睦,推动了基层民主和居民自治互助。

  六是有利于整合资源,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强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国债资金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和驻社区单位的投入,实现共建共享,同时引导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支持社区建设和举办社区服务。辽宁省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已累计投入社区“一站四室”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5亿元。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项目建设,目前已有26家驻区单位为项目提供资金达210万元,出让建设用地8200余平方米。河南省2004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一部分作为国债项目的配套资金,另一部分在国债项目之外选择4座城市作为省级项目扩大试点范围,其中纳入国债试点的新乡市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给予优惠政策等形式,培育了一批社区服务企业。

  社区发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事务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有5亿多人口固定居住在城镇社区,还有1.4亿左右的流动人口在社区生活,特别是4400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2600万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离退休职工、2200万城市贫困人口、1400万失业人员更与社区密切相关,社区服务需求量大。但是目前社区服务总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把社区建设问题摆上重要的工作位置,把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扎扎实实推进社区建设,努力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