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近日披露,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银行已经于日前完成2002至2004年财务报告的转换工作,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率先达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
2005年8月30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国银行转换后的2004年国际财务报告签署了无保留审计意见。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中行按照公允价值或摊余成本确认和计量了各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尤其是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披露了大量金融风险管理信息,从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公允价值、行业、地区等多个维度反映了中国银行集团所承担的风险,以及管理层针对各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策略。按照审计后的财务报告,中国银行集团2004年12月31日的所有者权益2007.55亿元人民币(不含少数股东权益271.52亿元)。
据王兆文介绍,进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转换工作既是实现公司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一个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标准化程度的试金石,对首次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司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中行从2004年5月开始启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转换工作,在转换过程中,中行克服了准则差异大、境内外机构众多、境外机构所在地监管和会计标准不一、信息系统不完善等诸多困难,历时15个月,顺利完成转换工作。
王兆文表示,完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转换后,中国银行可以按照同一标准与国外银行进行财务分析与比较,有利于从制度上保障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为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谢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