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5年8月农产品市场监测信息
小麦市场
进出口方面:据海关统计,1-7月进口小麦292.6万吨,同比减少15.47%;出口15.3万吨,同比减少73.77%;净进口277.2万吨。从进出口国别看,1-7月我国分别从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进口小麦127.3万吨、84.6万吨、56.1万吨、24.6万吨;同期我国主要向菲律宾、日本和越南分别出口小麦9.2万吨、2.7万吨和1.7万吨。
国内供求判断:预计2005/06年度小麦新增供给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期末库存将比上年度降低,但总供给仍然充裕。
国际供求判断:根据有关方面最新预测,2005/0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比上年度减2.22%,但仍为历史较高水平,加上上年度小麦期末库存较大,本年度全球小麦总供给量仍然增加。本年度全球小麦消费量增长1.70%,由于当年消费大于新增供给,小麦期末库存量比上年度减少4.65%,小麦库存消费比为22.92%,比上年度减少1.53个百分点。
国内价格走势:本月新麦购销交易清淡,主产区小麦收购价走低。8月份主产区小麦收购价为每50公斤70.20元,比上月跌1.57%,同比低1%。在批发价格方面,随着交易淡季的来临,本月小麦批发价格总体呈现稳中趋弱态势。8月份,郑州粮食市场普通小麦批发价平均为每吨1510元,比上月跌0.59%,同比跌2.71%;优质麦批发价为每吨1595元,比上月涨0.38%,同比跌2.21%。
国际价格走势:现货方面,8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蛋白质含量12%)平均离岸价为每吨157美元,比上月涨3.29%,同比高6.44%。期货方面,8月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硬红冬麦的平均期货价为每吨125.11美元,环比涨0.55%,同比高4.21%。
稻米市场
进出口方面:1-7月累计,进口大米25.32万吨,同比下降44.3%;出口47.02万吨,同比下降38.3%;累计净出口21.7万吨。我国进口大米主要来自泰国和越南;出口主要流向韩、俄、日等周边国家。
国内供求判断:预计2004/05年度大米新增供给比上年度有所增长,消费量比上年度略有减少。
国际供求判断:据有关方面8月份的资料分析,预计2005/06年度全球大米产量比上年度增长1.05%,消费量略增0.08%,但当年度仍然产不足需,期末库存将进一步下降(降11.1%)。库存水平为1982/83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库存消费比降到16.1%,比上年度下降2个百分点,为1974/75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全球大米贸易量比上年度下降近4%。
国内价格走势:(一)稻谷收购价。7月28日国家宣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启动早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后,各地早稻的收购价均出现上涨,涨幅达每斤0.05-0.08元。8月上中旬,主产区的早、晚籼稻和粳稻收购价分别为每吨1400元、1460元和1860元。与上月相比,早籼稻上涨8.9%,晚籼稻下跌2.9%,粳稻持平;与上年同期相比,早、晚籼稻分别下跌7.9%和11.2%,粳稻则上涨31.0%。(二)大米批发价。8月上中旬,主销区早籼米、晚籼米与粳米批发价分别为每吨2075元、2140元和2800元,与上月相比,早籼米和粳米分别上涨2.7%和0.1%,晚籼米下跌0.9%;与上年同期相比,早、晚籼米和粳米分别下跌9.5%、10.6%和0.7%。
国际价格走势:8月上中旬,国际大米价格(曼谷离岸价,25%破碎率)为每吨253美元,比上月上涨2.0%。
玉米市场
生产方面:据我部调查,200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将比上年增加。目前,东北产区春玉米以及西北、华北和黄淮产区的夏玉米处于抽雄期,西北、华北、西南地区的春玉米以及黄淮和西南的夏玉米处于乳熟至成熟期。7、8月份我国玉米产区降水较往年偏多,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玉米结实灌浆。但部分地区暴雨成灾,玉米生长受到影响。总体看,目前主产区玉米长势较好,属较好年成。
进出口方面:据海关统计,7月我国玉米出口量为109.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倍。1-7月累计出口603万吨,同比增长2.4倍,其中,出口到韩国391万吨,占出口总量的65%。其他重要出口对象是:伊朗(98万吨)、日本(48万吨)、马来西亚(33万吨)、朝鲜(23万吨)。预计后期国内玉米出口步伐会有所放慢。进口方面,1-7月我国进口玉米467吨,同比增长66%。
国内供求判断:预计2005/06市场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将比上年度下降1.4%,玉米国内消费比上年度增长,期末库存将呈减少趋势。
国际供求判断:根据有关方面最新预测,2005/06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比上年度减产7.3%。消费比上年度减0.6%。由于预期玉米减产较多,将导致产不足需,全球玉米库存又将出现下降,比上年度减少15.5%,库存消费比下降到16.0%,略低于安全水平。
国内价格走势:目前主产区收购价格基本稳定。8月份,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等五个主产省农户销售价格(每50公斤)平均为56元,与上月基本持平,但同比跌7.5%。批发价格方面,8月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继续小幅上扬。产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吨1212元,环比涨1.7%,同比跌9.4%。销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吨1370元,环比涨0.8%,同比跌9.3%。预计后期国内玉米价格将小幅波动。
国际价格走势:8月份,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由上月的大涨转为大跌。美国墨西哥湾2号黄玉米平均离岸价和芝加哥期货价格(9月份合约)分别为每吨809元和716元,环比分别跌7.8%、8.1%,同比分别跌5.6%、2.3%。但由于美国玉米减产已成定局,预计国际价格继续大跌的可能性不大。
大豆市场
进出口方面:(一)大豆。1-7月份进口1500万吨,同比增长39.1%。其中,从美国进口798万吨,增长26.1%;从巴西进口354万吨,增长27.8%;从阿根廷进口344万吨,增长104%。另外,前7个月累计出口大豆28.8万吨,同比增长22.8%。(二)豆油。1-7月进口94万吨,同比下降41.4%。其中,累计从阿根廷进口78.9万吨,减少27.9%;从巴西进口15.2万吨,减少70.4%。(三)豆粕。1-7月出口40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到日本36.1万吨,出口到韩国1.5万吨。
国内供求判断:2004/05年度国内大豆供给增长幅度大于消费增长幅度,期末库存增加,库存消费比明显提高。供给增长,需求不旺,本年度豆油和豆粕供给有余。预计2005/06年度国内大豆及制品供过于求的状况将有所缓解。
国际供求判断:根据有关方面最新资料分析,预计2005/06年度北半球的大豆产量有可能下降,全球大豆能否继续增产主要看巴西与阿根廷的生产形势。预计2005/06年度全球大豆消费将继续平稳增长。美国大豆收获情况以及我国企业的进口需求状况仍是后两个月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国内外价格走势:8月份国际市场大豆及其制品价格明显下行;国内大豆期货价格走跌,现货价格保持平稳,部分地区豆油价格出现反弹,豆粕价格略有下滑。8月23日,黑龙江地区中等大豆收购价为2675元/吨左右,环比基本持平,同比跌9.4%;山东地区进口大豆比国产大豆每吨约低50元,辽宁地区进口大豆比国产大豆每吨约高50元。
油料市场
进出口方面: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油料1521万吨,同比增加36.7%。其中,进口大豆1500万吨,增长39.1%;进口油菜籽14.4万吨,下降42.8%。累计出口油料89万吨,同比增长29.6%。其中,出口花生48.8万吨,增长24.1%。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349万吨,同比下降9.7%。其中,进口豆油94万吨,下降41.4%;进口菜籽油13.2万吨,下降44.4%;进口棕榈油241万吨,增长21.2%。
国内供求判断:预计2005/06年度国内油料供给比较充裕。2004/05年度国内食油供给相对过剩,库存压力增加;预计2005/06年度新增供给量不足当年消费量,需要消耗库存弥补,食油期末库存将比上年度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国内食油供给仍呈持续有余态势。
国际供求判断:据有关方面预测,预计2005/06年度全球油料产量略降,主要品种油菜籽、棉籽是减产趋势,大豆与花生产量将略有增长;预计全球油料期末库存增加,供给充裕。预计2005/06年度全球食油生产和消费稳步增长,库存下降。
国内价格走势:8月份,国内主要油料和食油品种价格小幅波动,整体走低。下旬,油菜籽2320元/吨(部分地区,下同),菜籽油5300元/吨,同比分别低14.9%和14.2%;花生5500元/吨,花生油10300元/吨,同比分别低8.6%和13%;棕榈油4340元/吨,同比低18%。
国际价格走势:8月份,国际主要油料和食油价格下跌幅度加大,加拿大油菜籽CNF价(离岸价+运费)253美元/吨,环比低7%,同比低19%;马来西亚棕榈油FOB价(离岸价)400美元/吨,环比持平,同比低14.3%。
糖料与食糖市场
生产方面:估计2004/05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比上榨季减少。预计2005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增长3%。其中,甘蔗主产区受严重干旱影响面积下降,甜菜主产区面积有所增长。
进出口方面:1-7月份,我国出口食糖11.5万吨,同比增长2.1倍;进口72.4万吨,同比下降13.2%,进口食糖占关税配额的37.2%。从进出口国别和地区看,1-7月份我国食糖主要出口到巴基斯坦、香港、蒙古、新加坡和印度;进口主要来自古巴、澳大利亚、危地马拉和韩国。
国内供求判断:2004/05榨季,我国食糖产量减少,需求量略增,当季产不足需,产需缺口需依靠国储糖、进口以及替代品弥补,期末库存将有所下降。预计2005/06榨季我国食糖产量增加,需求量小幅增长。
国际供求判断:据国际糖业组织(ISO)预测,2004/05榨季全球食糖产量将比上年度增长1.92%;需求量增长2.2%。当季全球食糖仍然产不足需,产需缺口达到196万吨,但由于全球充裕的食糖库存,足以弥补缺口。2005/06榨季全球的食糖供给仍呈偏紧趋势。
国内价格走势:由于2004/05榨季食糖供求形势趋紧,今年国内食糖价格呈上升趋势,平均糖价明显高于上一榨季,月均糖价每吨比上年同期高出200—400元。8月份国内糖价继续上扬,每吨为3472元,环比上涨3.3%,同比上涨19%,属近3个榨季最高糖价。其中,广西糖价最高达到3500元/吨。
国际价格走势:今年国际糖价均在8.5美分/磅以上浮动,8月份国际糖价继续上扬,月均价为9.9美分/磅,环比上涨4.2%,同比上涨24.2%,属近4个榨季最高糖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