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民政厅在贵阳召开全省救助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传达了全国救助管理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现场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的工作情况,分析探讨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研究了下步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
会议认为,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顺民意,得民心,体现了党的宗旨。自新制度施行以来,全省共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0万余人次,维护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同时,工作中也还存在着救治难、安置难、设施差、经费不到位以及流浪乞讨人员增多、愿意到站受助人员比例不大等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认真研究解决。
会议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救助管理工作要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宗旨,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建设为手段,全面提高工作水平,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要以贯彻全国救助管理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现场会议精神为重点,积极探索实行主动救助的工作形式,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拟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文明救助管理站创建活动;以民政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作;加强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
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覃祖祥参加了座谈并讲话强调,新的救助管理制度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救助的对象是特殊的困难群体,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动感情,进一步增强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动脑筋,积极探索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动真格,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救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省各市州地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科科长、14个救助管理站站长及其信息系统操作人员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