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民政部进一步健全我国灾害应急救助体制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6日   来源:经济日报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今天在民政部举办的2005民政论坛上说,我国灾害应急救助体制正在进一步健全,减灾国际合作机制和国内的工作指导机制基本确立,社会捐赠与慈善工作局面开始得到改观。

  据了解,为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今年以来我国已启动《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29次,全国共紧急转移安置 灾民1515万,为1998年以来转移人口之最;为进行全国春荒救助,全国共发放《灾民救助卡》1549.4万张,救助灾民4552万人;今年以来各地倒房超过200万间,为近年来较重年份,民政部正在比较系统地指导各地进行重建。

  王振耀介绍说,明年民政救灾救济司将做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完善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体系,使其更进一步地成为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最为有效的工作机制;二是提高和规范灾民救助的水平,形成良性的灾民生活救助与灾后恢复重建机制;三是确立和完善备灾与减灾工作机制,包括社区减灾活动的深入开展,地方减灾机构和体制的完善,减灾卫星的发射与地面系统的建设,减灾卫星中心的组建,救灾物资储备系统与调度系统等;四是确立以捐赠为基本环节的社会慈善工作的指导机制;五是建立和完善国际合作特别是亚洲救灾减灾的合作机制。

  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正在扎实推进,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截至目前,共救助5000万人,投入资金300多亿(不含教育、住房、司法等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司司长米勇生介绍说,目前已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立法工作。下一步将推进农村五保的应保尽保,按标施保;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在县级全面实施;积极指导农村低保探索,健全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联合财政部等部门调研起草、并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意见》,为农村低保,农村特困户救助提供更有力度的政策依据,推进定期定量生活救助制度在全国县级全面建立并得到比较规范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