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联合召开了科技伦理研讨会。本次会议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发起的全球范围的科技伦理系列会议之一,以生命伦理为主题,由中科院上海分院承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与上海的伦理学界、生物学界、医学界及相关科技与社会专业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伦理处主任Henk ten Have教授和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副主席Sang-yong Song教授首先在报告中介绍了所开展的科技伦理工作。在“提高公众意识、促进能力建设和制定国际准则”的工作原则指导下,该组织一直是“促进伦理框架下的科技进步”的首要倡导者。他们成立了由各国专家组成的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和联合国科技伦理委员会,设立了许多具体计划,建立与各国专家的联系,针对热点的科技伦理问题进行技术性研究,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最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对公众宣传和普及科技伦理知识与理念做出贡献。近二十年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生物医学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上海地区的生物医学研究正活跃在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生物医学界与伦理、法律、社会学界共同关注如何发展科学技术而不滥用,如何用科技伦理去规范而不阻碍科技发展。这些年来上海有关各方携手合作,积极研究和应对生命伦理的新问题;建立和发展生命伦理的合理规范和具体条例;探索并落实生命伦理的制度化建设;加强和推广生命伦理的传播和教育;开展多方位和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的进展之快和状态之好,远远超出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家的预期,材料之丰富、事例之生动令人耳目一新,令外国专家不无感慨地认为上海地区的生命伦理的研究与实践的现状比某些国家领先十年。Henk ten Have教授在结语中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认为这次会议是建立更普遍的南北、南南交流与合作的很好开端,强调应该把我国在生命伦理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纳入国际组织的信息资料库,进而介绍到其他国家去以产生更广泛的积极影响。他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后还将针对生命伦理的宣传教育、审查管理、热点议题等举办国际研讨会,加强科技界、社会公众和政府组织对生命伦理的关注和良性互动,促进伦理框架下的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