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1日   来源:吉林省政府网站

  近几年来,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重点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组织协调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较好地保障了广大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中药材及饮片、过期失效药品、采供血浆所用的无菌医疗器械等10个专项检查;对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药品、医疗机构制剂品种、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植入体内医疗器械、疫苗及特殊药品等12个专项进行治理。同时,对人参及其衍生品市场进行了重点检查。通过整治,使吉林省药品、医疗器械市场逐渐净化,流通秩序逐步趋于正常。

  积极建设药品监督网和药品供应网。在药品监督网方面,全省共聘请药品协管员4189名,药情信息员7985名,覆盖了全省所有的乡镇和90%的行政村。在药品供应网建设方面,全省共建设农村单体药店3315户,连锁门店441户,依托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网点4532户,分别覆盖了全省98%的乡镇和79%的行政村。

  各类医药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认证工作有了新进展,注册、审评工作成果显著。目前,已有226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占应认证企业总数的85.28%;有4172家药品经营企业通过了GSP认证,占企业总数的86.45%;有6家中药材种植养殖企业通过了GAP认证或认证现场检查。各类认证数量,均居全国同行前列。自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以来,共受理药品注册申请1925个,列全国第四位;已有国家标准注册1333个,列全国第一位;领到国家中药保护证书242个,居全国第二位;完成医疗器械产品注册45项;制定、修订产品注册标准85项;审查确认临床试验评价方案及临床报告35项。

  2004年12月,省、市(州)、县正式挂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牌子,在原有药品监管职能基础上,增加食品“综合监督、组织协调、查处重特大案件”职能。他们全面开展了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活动,并加大了对大案要案的处理力度。根据国家要求,吉林省全面启动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县由原来的10个扩大到29个。各试点县(市)普遍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了生产经营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的“两档”建设,并重点抓了信用评价、信用披露和奖惩制度建设,确保试点工作扎实进行。

  不断加大食品药品执法力度,突出监管职能。2004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7000多人次,受理各类案件11000多件,取缔黑窝点119个,停业整顿14家,查处大案要案344起,全口径罚没款收缴23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