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十一五”规划即将开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和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共同主办的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高级研讨会,于11月10日至1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出席并做重要讲话。
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高级研讨会聚集了全国各地方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代表,有关协会、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的代表以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200余人,与会代表围绕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会议对“十一五”期间,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定,以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环境,促进新时期中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体。从数量上看,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6%,截止2004年底,中国中小企业达360万家,个体经营户2351万家;中国GDP的58%、工业新增产值的74%、社会销售额的59%、税收的48%和出口的68%由中小企业创造;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消除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约70%的创新来自中小企业,约65%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因此,积极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中小企业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中的作用,对于我国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受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因素制约,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据统计,在中小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职工总数不足10%,初中以下的职工占60%左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小企业受规模所限,融资困难,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急待解决。
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和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的工作职责和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将大力推动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从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联合、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等多角度、多层面,组织社会资源,探索有效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会议围绕如何构建中介服务和支撑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如何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如何营造良好环境,组织调动社会资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等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会后,一些国外中介服务机构还与我国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代表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