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医保向城镇居民覆盖的过程中,江苏省将逐步建立以医保经办机构为龙头,以社区卫生资源为基础,加强社区医保服务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对接。目前确定泰州、镇江、苏州、盐城为首批试点城市,“十一五”期间全省所有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务医疗机构将纳入医保定点,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医保社区服务网络。
江苏省现有街道社区4600多个,社区服务中心(站)5600多个,各类社区服务点12.7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室)3500多个,其中,156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40%尚未列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常见疾病诊治项目未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与大中型医疗机构之间缺乏竞争力等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便民价廉的特点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江苏省医保将不断向城镇居民拓展,服务对象将会从职工扩大到城镇居民,加强医保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江苏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陈励阳介绍,江苏省今后将采取四方面措施建立社区一体化的医保服务体系,需要各级政府支持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一是把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建立健全政策规章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二是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价格低廉的优势,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把符合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探索实行适合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方式,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例如,苏州拓展社区医疗服务内涵,将定点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定位B级医保定点机构,患者可以直接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门诊个人账户基金等项目,方便职工在社区看病就医。三是建立就医导向机制,通过提高社区看病就医报销比例,实行较低的自付比例等方式,引导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四是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贴近群众的优势,为参保对象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服务。泰州开办了医疗保险门诊部,患者在门诊部就医,只需要支付应由本人负担的费用,同时推行健康宣传、就医用药指导、常见病多发病防治、送医送药、家庭病床等医保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