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首批出口科威特的72000头内蒙古活羊完成装运前检疫后,在秦皇岛港装船启运。这是继去年我国活牛羊出口约旦以来,再次成功打开的又一中东市场。
我国向中东市场出口活羊始于1983年,截至1996年,已累计出口近150万只。后因贸易原因,我国出口活羊贸易一度被迫从中东市场退出。2004年9~10月,我国成功向约旦出口2批、约15万头(只)活牛、羊,从而恢复了中断8年之久的该项贸易。
对此,国家质检总局高度重视,以出口约旦活牛、羊为突破口,发挥我国部分地区畜牧业优势,指导检验检疫机构加快活牛、羊出口基地化建设,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展中东和其他国际市场。今年9月29日,内蒙古乌株穆沁有限责任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申请,该公司与科威特KCTT公司签订了首批出口活羊8万只的合同,拟近期组织出口。国家质检总局为了确保活羊顺利进入科威特市场,以促进出口、确保安全为原则,积极与科威特驻华大使馆联系,就向科威特出口活羊各项检验检疫要求及证书内容进行商谈和确认;在认真总结去年因地制宜把隔离检疫从秦皇岛港转移到草原牧场进行,只在秦皇岛港进行隔离中转的成功经验上,出台了《出口牛羊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内蒙古、河北检验检疫部门相互配合,将防疫与检疫相结合,把检验检疫工作融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严格动物来源,加强免疫,加强运输工具消毒和离境口岸查验,进一步规范出口动物检验检疫。
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下,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出口活羊检验检疫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对科威特出口活羊的产地疫情调查、临时隔离场的考核注册、隔离检疫、防疫消毒、产地出证放行等检疫监管工作,制定了向科威特出口活羊的检验检疫工作方案和隔离场注册程序。为了集中力量做好此项工作,内蒙古局抽调系统内16位专业人员组成检验检疫工作组,分赴4个临时隔离场开展出口活羊检疫监管,其中10位进驻隔离场,对活羊进行24小时临床观察。秦皇岛检验检疫局设立了出口活羊现场监管办公室,对抵达出境口岸的活羊实施严格的临床检查和装运前查验。
进口商KCTT公司说,“如果科威特市场反映好,我们会考虑进口下一批。”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开拓国外活畜市场的接连成功,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他们将再接再厉,进一步拓展我国活畜出口的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