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技术创新基金“花”开华夏,雪中送炭中小企业数千家。146家推荐单位、337家服务机构、上万名专家评审的、国家创新基金受理项目5406项,审定1552项,计划资助金额近10亿元;120家地市以上科技主管部门设立的地方创新基金,资金总量达16.9亿元,达4207项,金额13.8亿元,为创新基金中央财政资金落实配套资金的7倍;是创新基金设立7年来,取得成绩最为显著的一年。这标志着,一个全国性的创新基金工作体系已初步建成。这是记者在日前召开2005年度创新基金工作研讨会上获悉的。
“鼓励自主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其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与质量,而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参与,尤其是要发挥地方创新基金的作用。”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梁桂表示,创新基金的重要目标就是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希望工程”。他认为,“这关乎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成败”。
2005年是创新基金工作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创新基金工作卓有成效的一年。梁桂称,今年在科技部、财政部的指导下,创新基金在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自身也大胆探索、勇敢创新,创新基金工作做了机制上的突破性调整:首先是推动地方设立了创新基金,初步建成了全国创新基金新的工作体系;其次是启用了“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为地方创新基金管理机构、专家、服务机构和企业构建了协同网络环境,建成了创新基金更为开放、透明的全国创新基金工作平台;第三是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逐步推向深入。
今年,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积极推行“地方先立项,国家后立项”的运行模式,即设立地方创新基金的地区,先进行本地区的项目评审并予以地方立项支持,再按照国家标准,择优上报申请国家创新基金。从而大大调动了地方的创造性和积极性。11月9日—11日,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在京召开创新基金部分创业项目依托机构、推荐单位、服务机构参加的创新基金工作研讨会。来自全国部分省市高新区的17家创业项目服务机构、24家推荐单位以及26家创新项目服务机构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2005年创新基金的变革是成功的,带动了地方创新基金工作管理模式的升级,推动了地方创新基金工作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地方管理部门更了解企业和项目的优势,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使地方推荐的项目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